记录生命中的感动

标签:
记录生命中的感动散文集后记含诗射影摄影诗歌鲁克多么美多么疼 |
分类: 散文随笔 |
记录生命中的感动
图片上的数据显示,那是2009年10月31日,我清楚地记得那是个黄昏。
一场大雪突如其来,北京城仿佛从深秋,一下子进入了严冬。
那一年,雪来得罕见的早,也少有的大。窗外,那些高大的国槐,昨天还苍黄满树,今天,积雪压弯了每一根枝条,白雪掩映的黄叶,一脸的愕然与沧桑。
我拿着相机下了楼,楼前的那片空地,种着一些垂桃,垂桃没有成活的地方,补种了少许刺槐,大雪映衬着那些黑黢黢的铁硬的枝条,一片虬曲的沉寂。
在树与道路之间,这不大的空地上,原本是园丁们种植的一片又一片格桑花,有红的,紫的,粉的,还有白的。我常常坐在飘窗上往下看,我最爱看的就是那片格桑花,细细高高的梗,挑着一朵又一朵单瓣的花儿,在秋风里摇曳,尚暖的秋阳在它们的摇晃里透着浅浅的苍凉。
那花丛里是不缺蝴蝶的,当然也有蜜蜂,那种个头大的,一落到花蕊上,整株花就倒伏下来,那大蜜蜂就孩子一样荡起了秋千;黄昏的时候,飞累的蜻蜓也会在格桑花的梗上歇息,有时候,一株上会落好几只。我常常悄悄地接近它们,拍摄它们。而这些格桑花,我却一直没有专门拍过——特写吧,单瓣的它们,拍出来不甚好看,而拍全景又不够辽阔,因为几步之外就是树,树后就是栅栏围墙。
就这样,那片格桑花,近在咫尺的格桑花,在我日复一日的注视下一天天变老,在我年复一年的忽略里一次又一次由娇美而憔悴,由憔悴而稀疏——而这一场大雪,仿佛一场地震,铺天盖地的洁白的废墟,把这些柔弱的花儿们全部掩埋了起来。
走过大雪掩盖的这片空地,我的心里有着浅浅的惆怅,正是因为那些格桑花,一夜间全都不见了的格桑花。
就在我暗暗叹息的时候,一个景象闯入眼帘,我的心顿时狂跳起来,就像一片死寂的废墟里蓦然伸出一只顽强的求生的手,你能不惊讶得屏息起来?
那原本是一株枯死的格桑花,在接近根部的地方,又神奇地冒出了一瓣新芽,就在大雪来临的前一天,它开出了一朵小小的、紫色的花。正因植株提前枯死,它的梗才因干硬而没像那些老弱的同伴一样,在大雪中倒伏。而这朵美丽的、柔弱的花儿,就这样绽放在洁白的雪地里,那么小却那么醒目,那么弱又那么顽强,这无以言说的美,撼人心魄,一瞬间便击中了我。
我缓缓地跪下来,跪在雪地里,跪在这朵格桑花面前——朋友啊,请原谅我的脆弱,在这苍茫的坚硬的尘世,总有一些事物,让我在某一瞬间热泪盈眶。我深呼吸,然后屏住,揿下快门……
一帧独特的摄影作品就这样诞生了,我也由此写出了这样一首短诗,它们珠联璧合,成了我原创摄影配诗集《含诗射影》中的重要一组——
雪地里的这朵野花
多么美,多么疼
大地苍茫,我们耗尽一生
只为了一次相逢
这人世间的许多事物,是只与你一个人遭逢的——有时是痛,有时是美,而美稍纵即逝,只有痛是永恒。仔细想来,谁能说,这痛,不是“美”的一种?
活着,我们与这个世界就时刻发生着关系,每分每秒都是。这一缕呼吸,与上一缕,是不一样的;今天看到的野花,与昨天看到的那朵,也是不一样的——那么多的事物都貌似一样,其实绝不雷同。一呼一吸之间,我们就像一朵野花一样,匆匆地走完了一生。
花开着,人活着,是件多么难得的事情!而每一个生命,来到这尘世间,都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所以,请以永别的心态善待我们的每一次相逢,包括人与人,包括花与草,包括一片云与一阵风……
是的,每每想起“活着”这个词,我都幸福得战战兢兢。
因为生命不会重来,所以我们珍惜光阴,珍惜爱情、亲情、友情;世界再冷,也总有一些暖意,生命再苦,也不会淹没所有甘甜——这个世界,总有那么多、那么多的事物让你感动,让你牵挂与不舍,不是吗?
而我所理解的写作或所有文艺创作的朴素意义,正是发现、捕捉并记录生命中的感动,并将这些感动复制、传递给更多的人——通过眼睛,镜头,笔,更通过那颗心……
————————————————
这是我散文集和原创摄影配诗集的后记。前天就取好了标题并且已经写了个开头,却因为突然停电而中断了思路。这几天整个小区就我们这栋楼电路出了毛病,修得也总不彻底,一天断两次电都算是少的了,着急,但着急有什么用?常常写了几百字由于过于投入忘了保存,结果可想而之。我有几只鼠标就是因为这个摔坏的。
上火了,扁桃体发炎,比较严重,女儿给带的药,两种,昨天就开始吃,可好得那么慢,此刻就疼得难受,甚至无法咀嚼。
如果是熬夜的代价,那我认。
昨天的散文,修改成了报告文学集的后记。
到现在为止,7部书稿都完成了,但不是“彻底”完成,都差序言,近日一一落实出去。
问朋友们好,世界不太平,大家都好好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