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记录我的情感梦想文化 |
分类: 散文随笔 |
带着理想和抱负,上个世纪末,我毅然辞去了银行公职,南下北上,历尽艰辛与磨难,最终成了一名北漂作家。打拼多年,终于靠稿费在北京买了房子立稳脚跟,春节前夕,我带着妻子和女儿回了趟阔别6年的老家。终于看见日思夜想的老母亲了,我哭喊一声妈,就跪倒在她怀里。“我的儿啊,你可回来了呀!”母亲颤抖着手搂紧我的头,反复摩挲着,纵横的老泪落在我的脖子上,温热而又冰凉……
与父亲离异后,母亲一直生活在苏北一个贫困村,多年不见,那两间破草房更是破旧不堪。那些天我和妻子、女儿只好住到一家老旧的旅社里,而每晚全家只需15元的住宿费,母亲都心疼得要命,认为人家要了高价,还跟人家争执了半天,最后降到了10元。
陪母亲过了一个久违的团圆年,大年初六,返京的火车票没有订到,我们只好改乘飞机。初五的上午,我们先住到了县城的宾馆,母亲来送我们,顺便看看在县城工作的三舅。那是极少进城的母亲平生第一次到宾馆,歪头望着宾馆楼上的蓝色玻璃,母亲说了句,这么高啊,晃眼;登记的时候,我没让母亲跟过去,我不敢想象,当她知道这一间房一宿的住宿费就高达180元的时候,会闹出什么乱子来。
电梯来了,客人们鱼贯而出,母亲连连后退着给人家让路,她微笑着,望向谁的目光里都充满了善意与谦卑。我搂着母亲走进电梯,母亲小心地进去,低着头拘谨地站着。我看见母亲褪了色的蓝头巾上有根草,就帮她摘下来。母亲下意识地抬起头来,这时候她正好面对着墙壁上的茶色镜子,幽暗的灯光下,镜子里的母亲臃肿而又土气十足。母亲顿了顿,欲言又止,我看见母亲一脸慈祥,她对着镜子笑了一下,还微微地点了一下头。
转眼就到了5楼,门开了,我们都出来等着母亲,可母亲却站在那里,依然是一脸的慈祥与谦卑。“妈,到了,下来吧。”“哦,不急,不急,让人家先走。”人家?我一愣:电梯里明明只剩下母亲一个人了呀。“奶奶,就您没下了呀。”“啊?那……那这个大姐不下呀?”母亲一边嗫嚅着回应孙女往外走,一边回头疑惑地望着镜子。那一瞬间我们都明白了,原来,是老眼昏花的母亲把镜子里自己的影子当成“别人”了。
女儿边去拉奶奶的手边对她解释说:“奶奶,那是您自己的影子呢。” “你看看,你看看,奶奶真是老了,连镜子都认不清了哟!这些人怪破费的,弄个镜子搁这做什么哟。”母亲笑了,笑得天真而灿烂,而那一刻,我的眼里却蓦然有泪:可怜的母亲啊,操劳了大半生却连个宾馆都没住过,甚至连个电梯都没有坐过,今生今世,不管孩儿怎样努力,您又能住上几回宾馆、用上几回电梯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