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落成泥香如故

标签:
银川金宝桃花岛苏京凌梅花萧关 |
分类: 金宝做嫁衣 |
零落成泥香如故
文/银川金宝
残雪映月,梅香如故,萧关的古道上,一定有苏京凌踏雪寻梅的身影。
偶然听到友人赞许萧关一枝梅苏京凌,便多了几分关注。
自古画梅者甚多,如王冕的梅与诗,脍炙人口数百年;如宋伯仁的《梅花喜神谱》,让人供奉数百年。
萧关苏京凌的这支梅又能怎样?这梅香又能飘出多远?“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那只是传说,大凡是传说,都有后人杜撰的成份,就像墨里加了水,浓浓淡淡,虚虚实实,泼洒开来,取的是意境。
能把握好意境的画家,自然成就不凡,八大山人的鸟,单腿独立,冷眼观世;齐白石的虾,长须飘然,针砭时弊,都深深的烙上画家特有的心印,因此也流芳百世。
抱着这种心态,打开苏京凌的梅花册页,竟然心里一疼,仿佛被一种久未相逢的真诚撞了一下。这梅花,古朴拙雅,天真烂漫,没有传统梅花斜枝横札的纠缠,也就少了些许矫情;或平或扶,相依为伴,或疏或密,错落有致,再加上画家古韵悠长的题跋,立刻跃出尘嚣。
我一直倡导画家要以出世的心态做入世的事,如此才能不被艳俗迷蒙了双眼,如此才有可能创作出传世之作。
佛家典故说:一敲钟童子问上师,天天敲钟,何时是头?
上师曰:明早你且听我敲钟。
隔日,钟声悠扬深沉,回荡在群山峻岭间,更显宝刹宏伟,佛容庄严。
童子不解。
上师曰:敬钟如敬佛,以禅心敲钟,自然声如宏涛。
是也,禅画一理,以礼佛之心画梅,梅必能尽脱尘俗之相,凸显一片清丽祥和之气。
苏君画梅如此,教人岂能不动于心,于是,作斯文,以记之。
注:
(1)何金宝:作家、宗教学者,宁夏桃花岛民族书画院院长。
(2)萧关:古时宁夏固原市的称谓,苏京凌先生被画界称为“萧关一枝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