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书记》摘录

《往书记》,张宗子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6年1月第1版,定价:38元
真正的知识分子,要求其实是不高的,譬如孙犁,还有沈从文,不过希望一个宽松的环境,读想读的书,写想写的文章。他们不会造反,不会结党营私,不想荣华富贵,只求好端端的,别人不要来迫害和骚扰。然而形势还是放不过他们,同类而志在青云的读书人,不知是为了紧跟,为了变着法儿立功,还是因为嫉妒,凌辱和压制他们不仅不遗余力,而且变本加厉。他们的细致和周到,大概还是颇能让九重之上感觉到一点诧异的。
不过细细想来,世界可不就是这样子的?都是些普通的人,照世俗的习惯和生存的本能行事,逃不出生活的逻辑,缺乏想象力,不敢异想天开。年轻的时候,被别人压制,长大了,自我压制,又去压制别人。所有的人,同时都被社会压制。表面上,没有人愿意被压制,但实际上,每个人都互相压制,都是压制他人的力量。这就是所谓社会。爱玛漂亮可爱,但不聪明,也谈不上有多高的修养;查理善良,性格太古板,没有情趣;莱昂和罗道尔夫,加上郝麦和罗勒,都是无耻小人。(注:这些人物见《包法利夫人》)充斥着这样的人的世界不可能不让人觉得闷气。但是没办法,这就是我们的世界。看到一个出格的人,一个异类,哪怕有大的缺陷,仍然觉得欣喜,恨不得结为知己,因为他们太珍罕了。
中国任何时候总有禁书,很多书,本来微不足道,一经查禁,反而洛阳纸贵,等于替那些三流甚至不入流的书做了免费广告。对于喜欢读书的人,则是一曲悲喜剧。可悲者,一些好书要过很多年才能见到,时过境迁,损失永远不能弥补。比如旧体诗词,假如十几岁时有缘广泛涉猎,过去的几十年,境况会大有不同。可笑者,由于禁,真相不明,读了不少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一钱不值的烂书,枉费了那么多日子的期盼。
上了几十年班,厌烦了,也慢慢老了,然而饭还得吃。如有失业之虞,还会惶惶不安。从这个角度想,生活其实多是被安排的,并没有太多意义,随波逐流罢了。那些只占用了零散时间所做的闲事,反而成了珍贵的纪念。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