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应提倡“静悄悄”的课堂

分类: 教育随笔 |
还应提倡“静悄悄”的课堂
拜读《中国教师报》604期“区域教育周刊”刊登的《有“闹”未必真互动》一文,很有同感。近些年,在新课改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背景下,很多学校的课堂变得“热闹”起来,不论什么学科,不论什么内容,学校硬性要求每节课都必须“自主、合作、探究”,甚至有些地方的教育主管部门也做出一些相应的规定,如优质课评选、教学能手评选等必须使用多媒体、必须开展小组合作、探究等,否则会一票否决,于是,不少教师上课就使出浑身解数,集声、光、音、色于一体,让课堂气氛变得热闹起来。这几年,笔者曾多次当过不同级别的优质课评选的评委,每年听过的课不下百节,发现绝大多数的课太注重形式,太重视各种资料的收集、展示,“热闹”有余,“实效”不足,拿大家熟知的语文教学而言,很多教师不是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解读,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实践能力,而是将主要精力用于制作和展示精美的课件,让课堂从原先的“人灌”变成了“机灌”,课堂气氛很热烈,但学生的语文学科能力却没有多大的长进,更何况多媒体一点,画面立即呈现,也无形中省略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害莫大焉。
前一篇:还语文课以朗朗的读书声
后一篇:饶舌(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