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一书中的成语

战国时期道家的代表人物庄子著书十余万言,有《庄子》一书行世。鲁迅认为庄子“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庄子》一书不仅蕴涵着深邃的哲理智慧,而且用词精辟,含有众多的成语。今撷取一些,和大家共享。
东施效颦:见《庄子·天运》。美女西施病了,皱着眉头,按着心口。同村的丑女见了,觉得很美,也学她的样子,却丑得可怕。后人把这个丑女人称做东施。“东施效颦”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
得鱼忘筌:见《庄子·外物》:“筌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筌”。筌是用来捕鱼的,得到了鱼就忘掉了筌。“得鱼忘筌”比喻达到目的以后就忘了原来的凭借。
涸辙之鲋:见《庄子·外物》。在干涸的车辙里的鲋鱼(鲫鱼)。“涸辙之鲋”比喻处在困境中急待救援的人。
空谷足音:见《庄子·徐无鬼》:“夫逃虚空者,……闻人足音跫然而喜矣”。“空谷足音”指在寂静的山谷里听到人的脚步声。比喻难得的音信、言论或事物。
越俎代庖:见《庄子·逍遥游》。厨子不做饭,掌管祭祀神主的人不能越过自己的职守,放下祭器去代替厨子做饭。“越俎代庖”一般用来比喻超过自己的职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情。
螳臂当车:见《庄子·人世间》:“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挡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螳螂举起前腿挡住车子前进,比喻不估计自己的力量,去做办不到的事情,必然招致失败。
朝三暮四:见《庄子·齐物论》。有个玩猴子的人拿橡实喂猴子,他跟猴子说,早上给每个猴子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所有的猴子听了都急了;后来他又说,早上给四个,晚上给三个,所有的猴子都高兴了。“朝三暮四”原比喻聪明人善于使用手段,愚笨的人不善于辨别事情,后来比喻反复无常。
游刃有余:见《庄子·养生主》。厨师把整个牛分割成块,技术熟练,刀子在牛的骨头缝里自由地游动着,没有一点阻碍。比喻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除了这六个外,还有鹏程万里、薪尽火传、望尘莫及、邯郸学步、莫逆之交、空谷足音、槁木死灰、虚与委蛇、分庭抗礼、扶摇直上,害群之马、俯仰由人、断鹤续凫、呆若木鸡、沉鱼落雁、踌躇满志、得心应手、井底之蛙、贻笑大方、望洋兴叹等成语与《庄子》有关。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