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与传统的教研活动相比,网络教研有很多突出的优点,比如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参与者只要有网络终端就能方便、快捷参与活动;具有极大的开放性,可以实现跨学科、跨年级的浏览、参与、建议;海量的信息和教研成果得以保存,利于以后随时使用;虚拟环境下可以实话实说,避免了“面子”问题等等。有鉴于此,近年来区域内、学校内网络教研发展很快,区域信息资源库、校园教研网建设和教研QQ群、教研论坛、教研博客建设都有了突飞猛进地发展,网络教研呈现出一派红火场面,极大地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缩小了区域间和教师间的教学差距,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
但不容忽视的是,在网络教研具体操作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据笔者调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网络教研缺乏深度互动,不少学校领导和教师只是将网络教研作为搜集教学资源的方式,教师之间很少或根本没有深入的思想碰撞,网络教研的实效性大打折扣。二是一些网络教研形式长期处于低迷状态,缺少可持续发展,如一些教师的博客、个人主页在经历刚开始的辉煌后,或不见了踪迹,或名存实亡;一些学校因为资金、技术等原因,网络教研资源更新慢,组织活动少,激发不起教师的参与热情。三是各地各学校的网络教研都不同程度存在着随意性大、偏重形式的弊端,影响了整体研讨的效果。
应该看到,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作为常规教研活动补充和延伸的网络教研越来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越来越彰显出它独有的优势和价值。针对时下网络教研存在的上述问题,我们建议:首先,要提高对网络教研的认识,强化网络教研制度建设。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要高度重视网络教研活动,制定科学性强、可操作性强的网络教研实施方案、网络教研评价制度,将网络教研活动作为教育督导的一个重要内容,真抓实干。同时,在经费、技术等方面,提供强大的政策支持,建设并完善好网上信息资源库,创建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队伍,为网络教研解除后顾之忧。
其次,要创设浓厚的网络教研环境,激发教师的参与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网络教研可持续发展。尽管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各种网络教研平台不断涌现,但早期网络教研中出现的博客、论坛、教师个人网页等平台,依然是网络教研的重要形式,不能忽视它们的存在。区域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通过组织评比、奖励、政策倾斜等办法,在经济上补助、在精神上支持教研平台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大力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近年来,潍坊市和临朐县先后组织了优秀教师博客评选、微课程设计与创作比赛、电子学案大赛等活动,促进了网络教研平台的可持续发展,保证了网络教研活动的健康开展。
再次,要强化网络教研指导,改善网络研讨氛围。近年来,网络教研资源呈海量增长,如何发挥好这些丰富资源的功效,真正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助一臂之力,需要学校加强对网络教研的组织和指导,改进网络教研的方式和方法。就网络教研的组织者来说,要针对教师的不同需求,多开展一些针对性强的主题教研活动,如专题研讨、案例评析、教学设计等分类研讨,让参与教师有重点、有目的地与同行研究探讨、交流互动,彻底改变那种漫无目标地在网上消遣式的“教研”。针对一些教师活泼有余、严肃不够的教研态度,组织者要及时调控,及时纠偏,保证网络教研活动始终围绕着活动主题展开。如在教研QQ群活动中,群主的引导作用就很关键,群主应密切关注研讨进程,及时纠正偏离研讨主题的行为,引领参与者聚焦主题,多一些理性思考,多一些深入研究,力戒热热闹闹聊天式流于形式的网络教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