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中新课改,请为教师们减负

(2013-09-09 16:57:42)
标签:

杂谈

分类: 教育教学论文

高中新课改,请为教师们减负

   高中新课改,请为教师们减负    去年秋季开始,高中新课程改革在广东、山东、宁夏、海南进行实验试点。笔者参与了基层学校从准备到实施的全过程,感觉到新课程改革是高中教育教学的一次革命,对师生而言都是全新的考验。如果处理不好,教师们的负担会比课改之前增加不少,这势必要影响到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们的负担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首先是过多过滥的培训负担。新课程强调在教学中要达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和谐发展,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与传统的教育教学有很大的不同,这必然要求不断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于是,各种针对新课程改革的培训像潮水般涌来,从通识培训、课标培训到教材教法培训,从省、市、区到学校,各级都举办,各级都考试,让教师们应接不暇。而仔细审视一下,就会发现不少培训是有其名无其实。主要表现在大多数培训是敷衍了事,在培训内容上,授课者讲授的多是纯理论性的东西,课改的重要性、课改的理论依据等等讲得过多,但对中学教师来说最重要的怎样实施课改、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思维等等实践层面的问题却很少涉及,这种理论和实践脱节的讲座很难激发教师们的参与兴趣。在培训方式上,大多数培训是死板教条的,授课教师往往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几个小时在台上滔滔不绝,而台下的听课者往往是昏昏欲睡,或者台上大声讲,台下小声讲。无奈,为了维护培训的纪律,只好搬出“点名”和派设“巡视员”的办法,来维持培训场所的秩序。在时间安排上,新课程培训大多是在双休日和假期,牺牲了高中教师本来就不多的休息时间,更有不菲的收费和各种培训考试在等着,让教师们苦不堪言。
    其次是新课程在一定时期内加重了教师们备课、上课的负担。新课程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注重在活动中让学生感悟,给教师、学生留了很大的创造空间。空间大了是好事,可老师们如今还不具备那样高的创造、补充课程资源的能力,教学中炒“冷饭”是常有的事情。这不但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也给教师增加了很大的负担。拿笔者任教的历史学科来说,新课程属于专题史,打破了过去通史的编写次序,中外历史知识穿插教学,不仅增加了很多新内容,而且每个单元都设置了探究课,又没有详细解答课后习题和详尽分析探究课题的教学参考书,教师们备课的工作量无疑大大加重了。再拿数学来说,教材的跳跃性过大,概念性的东西太多,学生接受起来有很大的难度,教学实践中教师需要根据学情补充和调整很多教学内容。更令老师们发愁的是,新课堂的活动性和选择性。一个班动辄六七十个学生,活动前需要把各个环节、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要考虑周全,活动中需要每个学生都参与,都能有所收获,这就要求教师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和精力。
    最后是新课程的评价考核负担。评价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新课程的评价重过程,重激励,让每个学生都体验成功。可是新课程改革是循序渐进的,今年只是在四省区的高一年级使用课改教材,高二、高三还使用旧教材。这样,在考核教师时,有很多学校还是沿用旧的考核制度,致使担任新课改任务的教师疲于应付检查,每天忙着填写繁杂的教案项目、测试记录、听课记录、作业批改记录等等,还要应对学校组织的周考、月考、检测考等大量考试,无暇仔细认真研究新教材。新课程改革需要宽松的教育教学环境,如果还死死抓住旧有的考核制度不放,岂不是“穿新鞋走老路”,把新课改引向歧途吗?
    (发表于《中国教师报》2005年1月26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