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桂林靖江王府内景)
初登教坛(三)
寺头镇属于我县西南部山区,在那里工作的六年里,也有诸多的欢乐。黄崖根南山比较陡峭,山的下半部分有大小不等的若干块耕地,村民种植黄烟、地瓜等农作物,栽植花椒、苹果、山楂等果树,因为土壤贫瘠,多数时间收获并不多。山的上半部密布松树、槐树,草深盈尺,山势也比较陡峭。山上有蛇、毒蜘蛛等,春夏秋季节很少有人上去过。记得有一年冬季,天降大雪,我踩着半尺深的积雪,冒险登山,经过不知多少次的跌倒与爬起,居然成功登顶。大雪覆盖着的南山,步步惊心,下山的路更是难走,有好多次滑倒,摔痛了屁股,碰疼了双腿。下得山来,不仅棉鞋中都是积雪,棉裤的下半部分也都被冻雪凝结得生硬如铁,脚、脚踝、小腿冻得麻麻的,回到家中,很长时间才恢复了正常。那次雪中登山,给我留下的印象太深刻了,多年以后,回想在山顶极目四望,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那种心情的振奋,是任何语言是难以表达的。
秋季是山区丰收的季节,我在闲暇时常到南山上走走,摘酸枣、山楂吃。山下的石河水清可见底,块块石头底下会有肥美的螃蟹,夜晚,螃蟹们出来“舒展筋骨”或者“幽会”,若拿一把手电,沿河而下,会轻而易举地捉到很多。有一次,吃过晚饭,我就和教地理的郭老师一起到石河捉螃蟹,一个多小时,就捉到了满满一燎壶(一种烧水的铁壶、铝壶),大约有六十多只,其中有不少是两只螃蟹在享受“爱情”的甜美中被我们活捉的。想来,我们太不厚道了,破坏了螃蟹的“幽会”,侵犯了它们的隐私,罪过罪过。
夏天,黄崖根村南的庄稼地和石河边的树林里,是蝉的乐园。不过,印象中,我在晚上没有出来捉过“姐溜追儿”,也许是害怕夜晚的庄稼地和树林黑黝黝的,不安全的缘故吧。只记得有一个下午,我带着一把镢头来到树林中,围着一棵较大的杨树刨了一圈,竟有十多只“姐溜追儿”收入囊中,这给了我很大的惊喜,继续寻找目标,继续刨挖,收获不菲,就有了一道美味的“姐溜追儿”大餐让我享用了。
那几年,学校的建设如校舍维修、厕所改建等,绝大多数是教职工自力更生,也有为了给教职工发一点福利的意思在内,因为寺头中学几乎没有奖金,好不容易争取点资金进行校舍改造,校领导不愿意承包给外人,不能肥水流了外人田,教师们自己干,可以节省部分资金,权当发个福利。有一年暑假,教室外墙重新粉刷和屋顶倒瓦,就是一些男教师承包下来做的,我也报名参加,整整三十天,我们早上七点上工,十一点多下工,下午两点半上工,六点下工,跟庄稼汉一样累死累活地干,按时完成了校舍维修的任务,挣到了300元钱,这是典型的辛苦钱,来得太不容易了,那个暑假,我脊背、胳膊都脱了一层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