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图书馆建设亟待加强
笔者在工作中发现,对很多中小学来说,特别是农村学校,图书室建设始终是薄弱环节,概括起来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图书室建筑面积不达标,空间狭小。不少中小学的图书室都是局促于教学楼或办公楼的一角,室内光线昏暗,图书挤满书架,有的布满灰尘。多数学校并没有宽敞明亮的阅览室,而一些农村学校甚至根本就没有图书室,钉有“图书室”字样的房间里既没有书,也没有书架,仅仅在应付检查时使用过。
二是图书资料陈旧,适应不了教育发展的需要。笔者调查过本地比较好的五所小学、四所高中和三所初中,仅有一所高中学校能够年年都购买一批新书,其他的学校已经有多年没有购买图书了,近期也没有购买图书的计划和打算,图书室现有的很多图书还是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这种图书室“烂书充数”的状况,根本适应不了当今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已经成为制约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三是图书室管理多数比较落后,乏善可陈。一些中小学图书室的管理人员不是学校富余的教师,就是学校的闲杂人员,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连最基本的图书分类也不懂,何谈利用图书为教学服务呢?再说,多数学校图书室的上下班时间和师生上课时间是一致的,学生上课了,图书室就开放了,学生放学了,图书室也就关门了,这也严重影响到图书室功能的正常发挥。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创造浓厚的读书环境、营造浓浓的书香氛围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应有之义。笔者建议各地中小学都重视起图书室建设,一方面,强化资金投入,想办法挤出钱来扩大图书室的规模,更新图书室内部设施,保证每年都新进一批新书、好书;另一方面,加强图书室管理的制度建设,增强图书室管理人员的素质,丰富图书室的藏书,吸引广大师生来借书、读书,真正让中小学图书室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同时,笔者建议各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中小学图书室硬件、软件建设的教育督导,加强监督检查,以此来推动中小学图书室建设再上新台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