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善待教育历史物证

(2012-04-27 11:28:40)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善待教育历史物证善待教育历史物证

 

 

    到母校拜访,一进校门就急匆匆往操场赶去,想一睹那棵有着百年树龄合欢树的芳容,但眼中只见两座气派的学生宿舍楼,脑海中时时浮现的那棵轮廓巨大曾给无数学子带来荫凉、留下美好回忆的合欢树不见了。我怅然若失,向一位老教师询问,才知道不仅仅这棵老树还有我上学期间仍旧保持完好的学校初建时的办公房,也因为学校膨胀发展需要建设科技楼而被扒掉了。走在旧貌换新颜的校园里,二十年前求学的经历在脑际回放,但给予这些经历依托的教室、宿舍、甬道、花草、树木都不见了,心中涌起的是深深的遗憾。这让我想起了善待教育历史物证的问题。

    这些年,教育大发展,校园楼房变高了,环境变美了,教育教学质量提高了,这是值得欣喜的。但不少学校在拆旧建新的过程中,把一些代表学校特色、颇有纪念意义的老房子扒掉,把一些很有代表性的古树木砍伐掉,却是极不妥当的。这些校园“老物件”是学校历史发展的见证,是校园文化传承的象征,没有了这些“老物件”,学校就没有了历史记忆,缺失了文化氛围,丧失了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品德教育的有效资源。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善待教育历史物证,不仅要保护好物质层面的硬件设施,更应保护好精神层面的教育资料,开展好校园历史文化教育。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教育历史物证的开发和利用,可以通过组织评选教育历史物证、开展校史展览、编写校园发展史等多种方式,发掘学校教育历史物证,呵护学校的历史文化发展链条,让校园文化的根脉扎得更深,影响更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