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委员会莫走偏
设立家长委员会是密切家校沟通,促进学校规范管理、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最近几年,各地中小学都纷纷设立了不同类别的家长委员会,让家长参与班级和学校管理、监督师德师风建设,取得了很大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行动上的迟缓,个别学校的家长委员会并没有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据笔者观察,家长委员会走偏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家长委员会组建仓促,缺乏代表性。比如有的学校在新学期伊始,教师对学生和家长了解不够深入的情况下,急于组建家长委员会,导致选出的家委会成员不能尽职尽责;还有的家长委员会成员是清一色的官员和富商,很难代表广大家长的利益;二是家长委员会缺少话语权。在一些学校管理者眼里,家长委员会是附属于学校或班级的一个机构,其成员就是学校领导和老师的“代言人”,他们对学校的决策只能“言听计从”,没有保障家长委员会独立言行的权利;三是将家长委员会异化为“收费委员会”。极个别的学校违规收取辅导费、讲义费、班费等,就委托家长委员会“决策”办理,让家委会沦为“收费会”。这些现象虽属个别,但因为教育牵涉千家万户,负面影响不可小觑。
家长委员会要健康发展,学校方面需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首先,家长委员会的组建方式要充分发挥民主,家委会成员要具有广泛的代表性。组建之前,要在家长中广泛发动;组建时,要民主选举;组建后,要定期考核,真正将那些懂教育、有热情、有责任、有能力、有胸怀的家长选举到家长委员会中来。若家委会成员不积极不热心,家长们有权罢免,确保家长委员会真心为家校合作出谋划策。
其次,给予家长委员会独立话语权和独立处事权,让家长委员会真正成为学校管理的好帮手。家长委员会的主角是家长,学校领导和老师要注意权力的平衡,做好“配角”和“后盾”,放手让家委会成员按照拟定的章程和职责行使自己的权利。家长们有什么要求,教育孩子碰到什么困难,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发生什么摩擦等,都可以通过家长委员会协调解决,学校要尊重家长委员会的意见和建议,决不能以“太上皇”的姿态对家长委员会的所作所为指手划脚,更不能撇开家长委员会自行其是。
再次,大力支持家长委员会开展活动。家长委员会作为家校沟通的桥梁,学校可以通过它及时了解各位家长和学生的思想动态,便于更好地培养教育学生,学校和老师除了配合家长委员会开好家委会会议,接受家长委员会对教育教学各项工作的监督外,还要积极参与家长委员会开展的各项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总之,家长委员会的组建,既有利于家长真正参与学校教育事务,也有利于支持和监督学校管理,其独立性和参与性应该得到应有的尊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