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33.ddimg.cn/88/14/20824243-1_e.jpg
读《凿空》
《凿空》,刘亮程著,作家出版社2010年4月第一版,定价:29元
《凿空》是一部长篇小说,共有十一章四十九节。故事中具体讲两个人在挖洞,一个是张旺才,他在阿不旦村是唯一的一个汉人,在这里,他是孤独的,住在村边河沿旁的他,房子是他挖出来的,村里的房子已经闲置了。他把所有的热情都投注在土里,几乎所有的时间都用来挖洞,唯一的目的就是要把洞挖到村子里。挖了几十年,本来从地面上可以轻松走回村里的他,硬生生地从地下挖到了他在村里的房子中,从地下钻出地面的那一刻,这个老人,老泪纵横。称其土人并不为过!
另一个挖洞的人是村里很有地位的包工头玉素甫。他有钱,有威信。他包的所有工程需要坎土曼来做,坎土曼老板便叫响了。村里的男人们跟随他干过许多活,可时代变了,坎土曼的活没有了,他再也包不到活了,坎土曼慢慢地被时代淘汰了。于是他的一切都被凿空了,包括睡眠。他开始挖洞,艾布、黑汉、艾疆和他的驴成为他挖洞的帮手。他们在地下进行着玉素甫的人生规划——当想到要把洞挖到麻扎(墓地)浑身都激动了。
王加,一个研究坎土曼变迁的考古学家,从佛龛的壁画中他发现了一幅带有坎土曼的画,后来竟然发现在阿布旦村人人都在使用坎土曼,这个发现让他激动万分,于是,他开始关注村里每个人的坎土曼。他和铁匠吐迪熟了,从铁匠那里他更深入地研究起坎土曼来。从坎土曼的使用中,他能看出这把坎土曼干过哪里的活,使用了几年……可就在“石油东输”这个大型工程中,阿布旦村的男人们都准备好了坎土曼,准备大干一场的时候,挖掘机已经完全代替了一代代变迁的却依然握在男人手里饱含希望的坎土曼。
驴成为本书中的主角,从艾疆丢驴开始,故事铺陈开来,驴懂得人的一切,驴师傅也成为村里的一大亮点。毛驴,驴车,坎土曼这可都是阿布旦村赖以生存的一切啊!可一点点的,三轮车已经代替了驴车!在一个极热的一天,当所有的驴都齐声鸣叫抗议的时候,它们就已经默认了自己的命运——最终的消失!
《凿空》不以情节的曲折取胜,而是重在描述世态人情,其细密的观察和思考令人叹服。刘亮程记人叙事时,往往旁逸斜出,痴迷于风物的描绘(比如列举坎土曼和铁锨的异同),这是当下的小说所极力避免的,不过深得我心——在我看来,当刘亮程流畅地记人叙事时,?而索然无味。这些段落单列出来,便是一篇篇美文,散落于其间的妙语,让读者唇齿留香。且抄两句:“坎土曼的命就是人的命啊。一把坎土曼磨坏的时候,人的一截子命也磨掉了。再厉害的人,一辈子用坏十几把坎土曼,自己也就不行了。”“人的行为被工具限制,而不是理智。”“人要走的时候,朝哪都是路。”“每当人身边消失一个生命,人的世界就泯灭一次。”
当然,《凿空》发展和延伸的,不仅仅是南疆风物。刘亮程引入“西气东输”等社会背景,一贯的注重修辞的性灵写作之外,更多的笔墨是在民生之困,值得珍视:历任领导为了说得出口的政绩和说不出口的私利,指导农民种植经济作物,三天两头地折腾,最终又都不了了之,艾疆那博物馆似的果园,是展览,更是控诉;世代劳作生息的土地下发现的石油,似乎与这里的人毫无关系,其税款带来的,不过是大而无当的城镇广场、装修豪华的政府高楼、县里领导的高级轿车,即便是流言中挖管沟的活儿,也不过是无知者的一厢情愿,空让坎土曼们激动不已,改变身段,徒添笑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