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img34.ddimg.cn/74/15/21085094-1_e.jpg
读《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严歌苓著,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总社有限公司2011年6月第一版,定价:29、8元
故事发生的背景是在1937年12月12日,地点是在南京,这一天守城的中国军队全线崩溃和撤退,第二天,也就是1937年的12月13日,像野兽一样的日军就占领了南京,从此开始了没日没夜地对中国人民的大屠杀、大奸淫、大劫掠,惨绝人寰的一幕幕从此深刻地烙印在中国人乃至爱好和平的世界人民的心里。作者借姨妈书娟的眼睛感受了这场屠杀、这场浩劫血腥残暴黑暗的事实,讲述了一个“特殊女人”的故事,也就是《金陵十三钗》那令人心酸、可憎可悯而又令人感动的英勇献身的故事。
故事一开头,就见到“血”,虽然这个“血”是来自“我姨妈”书娟才十三岁“初潮”刚来的身体,但也暗示出残酷的战争和大屠杀所带来的血腥已经弥漫在这一座古老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了。“我姨妈”书娟是寄学在金陵城中一座名叫威尔逊女子学校的一位学生,由于美国当时处在中立国位置,所以威尔逊教堂自然成了这些女学生的避难所。12月12日这天清晨,神圣庄严的威尔逊教堂后院的墙头上冒出了几个打扮俗艳的女人,她们恳请英格曼神父收留,基于人道主义立场,神父通过艰难的决定,最终收留了她们。她们是来自秦淮河畔青楼堂子间的女人,也就是在清纯的书娟眼里的“特殊女人”,这群人中还有一位令“我姨妈”书娟切齿仇恨的后来成为“金陵十三钗”中主角的赵玉墨。
被收留的这群“特殊女人”,起初真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她们并不知道发生在教堂外那血淋淋的一幕幕,只是从神父们偶尔的言语流露中约略知道外面正进行着血腥的屠杀,虽然成千成万的中国人被杀、被活埋,女人被强奸、被剖腹……但她们只是约略感觉到这事的邪恶,而并没有感觉到切肤的痛楚,只有当同伴十五岁的豆蔻有一天为了要拿到一把琵琶演奏给一位从死人堆里爬出的少年军人王浦生而离开了教堂之后,经受毫无人性的日军残酷轮奸、折磨而变成精神错乱最终毙命之时,她们才知道这场战争的残酷已经不是跟她们没有一点关系,而是随时都会发生的。从这个时刻开始,她们恢复了人性中最善良圣洁的一面,她们尽心照顾已经放下武器到教堂避难的伤残的中国军人,与院内十几位女学生也达到某种程度的和解。
但中立的美国威尔逊教堂终究不是避难的天堂,在毫无人性,不遵守任何规则的日军眼里,只要他们想要,就没有进不去的地方,威尔逊教堂终于在12月19日的晚上被日军侵入了,他们搜查避难在教堂中的中国军人,并最终将伤残的三位中国军人全部用刺刀枪杀,还杀害了教堂的杂役兼厨子陈乔治,躲在暗处的女生书娟、窑姐玉墨等不觉痛哭失声。20日天清晨,她们一起为英勇献身的中国军人和陈乔治唱起了安魂曲。
12月21日下午,一名日军大佐率领着一群日军来到威尔逊教堂,以庆祝圣诞为名,要唱诗班女孩到他们的军营中献唱。英格曼神父做了强烈的抵制,但无济于事。在这无可退避的时刻,以赵玉墨为首的一群“特殊女人”挺身而出,借着夜幕掩护,成功地替换了尚在稚龄中的女生,而跟随日军前去。结局自然是残酷的,十三个女人中只有赵玉墨活下来了,她是在做了四年慰安妇后逃跑成功的。作为“金陵十三钗”中唯一幸存者,赵玉墨不仅整了容,后来在审判战犯的国际法庭上作证时被书娟认出但她矢口否认。对此,威尔逊教堂的副神甫法比给出了自己的解答:“也许赵玉墨只能成为另一个人才能活下去”。
惨痛、血腥的历史中有壮烈、凄美的篇章,向以赵玉墨为首的“金陵十三钗”致敬!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