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陵碑刻,是关于武则天无字碑的,很有意思。一组数字,也属“后世自评说”之类)
一组数字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身在教育一线,对教育信息非常关注。
日前,阅读了王宏任发表在《杂文报》2011年8月2日第二版的《一组数字》一文,非常感慨。现将其中涉及教育的部分摘录出来,以此纪念教师节吧!
中国人均收入世界排名:1960年第78名,1970年第82名,1980年第94名,1990年第105名,2008年第106名,2010年第127名。
中国GDP世界排名:1978年第15名,1990年第10名,1995年第7名,2000年第6名,2010年第2名。
世界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平均占GNP的比例为5、1%,发达国家为5、3%,撒哈拉的南非国家为4、6%,印度为3、5%,最不发达国家为3、3%,中国为2、3%。中国成为了世界上教育投入占GNP的比例最少的国家。
2002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41%,2003年为3、28%,2004年为2、7%,逐年减少。
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受教育人口的中国,只用了占世界各国教育总开支的1、5%;美国两亿多人口,教育经费为7千亿美元,中国十三亿人口,教育经费仅合0、4千亿美元。
从2003年开始,肯尼亚这个经济落后国家克服重重苦难,破天荒地实行了小学义务教育。需要说明的是,这个义务教育非那个“义务教育”,他们是真正的全免费教育,学生完全不交书本费、学费和杂费等一切学习费用。继肯尼亚之后,马拉维、莱索托、乌干达、坦桑尼亚和莫桑比克等国也都实行了小学免费教育。三分之二的非洲国家的教育经费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4%。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