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山东一块石头
山东一块石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396
  • 关注人气:2,1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别让“非典型”人才漏了网

(2009-12-10 20:22:51)
标签:

校园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别让“非典型”人才漏了网                                     别让“非典型”人才漏了网

    从媒体报道来看,今年北京大学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制后推荐出来的60名学生,有四分之三是学生干部,有七成有乐器、英语等方面的特长,考试成绩基本上属于年级前三名。这样的学生即使不被推荐,按照平时的考试成绩,上北大或其它重点大学的机会也相当大。

    如此结果,让我这个长期在高中一线工作的教师有了如下的担忧:其一,推荐生中学生干部比例大,会不会给学生和家长以误导,让他们认为只有做学生干部才可能被推荐?如此一来,会不会增强学生的“官瘾”,助长家长千方百计找关系走后门为孩子谋取一官半职的不良风气?其二,推荐生中七成有乐器、英语等方面的特长,会不会让学生和家长过分看重这些特长,为挤进推荐范围而争上各种特长班?若如此,学生课业负担岂不是愈加沉重了?

    北大推出校长实名推荐制的初衷是多把尺子、多个渠道招收学生,出发点很好,但若将实名推荐制变成“另类”高分制,不推荐那些高考不一定能够胜出但确有特殊才华和潜能的学生,这样的改革就没有多大意义。现行高考制度强调整齐划一,全面发展,比拼的是学生的综合成绩,这固然不错,但人的智能发展并不平衡,综合成绩不行,但在某一方面有特殊表现的学生也是人才,而且很可能是“大师”级的人才。当年钱锺书数学考了15分,英文考了满分;吴晗数学考0分,文史、英语是满分,均被清华大学录取,就是很著名的例子。因此,我以为校长实名推荐制就应该把机会留给钱锺书、吴晗这样的“偏才”“怪才”,要推就推那些某一方面特别有才华,而其它方面暂时存在不足,在现行高考制度下很难接受更高、更系统教育的学生,像韩寒那样的学生就应该是推荐的重点。

    那么,如何真正将那些“偏才”“怪才”推荐出来?我以为,在校长实名推荐前,应该增加学生自荐、教师审核两个重要的环节,特别是学生自荐的环节不能缺少,要借鉴欧美国家高中毕业生上大学要先向高校寄送自荐信的做法,让想上北大的优秀学生先自荐,将自己的优势项目、潜能表现等写成书面材料,提交到学校,由任课教师审核,校长最后把关,通过民主程序产生出推荐生的名单,最后大学要组织专门班子对推荐生进行考核。如此一来,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权力的滥用和腐败发生,确保高中校长实名推荐制走上正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