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埔的慈母”廖仲恺
1924年黄埔军校创办时,广州虽然是中国国民革命的大本营,但却是军阀杨希闵、刘震寰把持的天下。杨、刘自恃讨伐陈炯明有功,驻军广州,控制广州的财政和一切税收机关,对新生的黄埔军校百般刁难。为了保证军校的正常运转,黄埔军校第一任党代表廖仲恺尽心竭力,使出了浑身解数。
那时侯,军校武器奇缺,资金也捉襟见肘,全部依赖廖仲恺一人东奔西跑筹款勉强苦度。军校开学前,孙中山批准发给黄埔军校300支粤造七九式毛瑟枪。但当时的兵工厂,并不以军校为重,只知道惟军阀马首是瞻。廖仲恺交涉了不少时日,说了不少好话,到开学时,也才发下来30支枪,勉强供卫兵守卫之用。
为了筹措资金,廖仲恺经常是在忙完了公务之后又不辞劳苦于深夜到杨希闵那里去等签字。杨希闵是个大烟鬼,每天睡前都要美滋滋地躺在床上烟雾缭绕地吸食鸦片,而廖仲恺则强忍着刺鼻的烟味,在杨希闵烟床边苦苦诉说衷肠,恳请杨希闵签字,这样才能领到款子,送到黄埔军校。有的时候,当廖仲恺向杨希闵所筹款项不及整数时,廖只好向夫人何香凝及亲友设法凑足,以保证黄埔军校的正常用度。据何香凝回忆:“有一次为黄埔买东西,钱不足,向我取400元。而我又不足400元之数,我借了女工30元才凑足该数,解了燃眉之急。”有时急得实在没有办法,何香凝只好把家里的物件拿到广州街上典押。可见用心良苦。
廖仲恺就是这样东筹西拼,辛辛苦苦跑南跑北,将黄埔军校几百学生的学费、宿费、伙食费及服装费、书籍文具费跑出来了。后来担任黄埔军校学生总队长、军官团团长的张治中曾深情回忆起廖仲恺苦心筹款的情况,并总结说:“廖仲恺先生真是‘黄埔的慈母’”。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