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报摘记

(2009-08-27 06:34:35)
标签:

教育

分类: 读书荐书

读报摘记

读报摘记

    《朱清时:创造力别被文化垃圾淹没》(《中国青年报》8月11日)

    1、最大的教训,就是管理上没有理清。过去的几十年,对教育的行政干预过多,虽是出于好心,但一定程度上却适得其反。

    教育就像我们的母亲,我们都是教育出来的,要敬畏她,对待教育,要少一些干预,多一点爱护、敬畏。

    2、有时候知识多可能会局限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科学史发现,一个人创新能力最强时,往往是年轻时,那是知识并不多。

    好奇心、想象力这些对创新最重要的东西,是与生俱来的,只不过我们的学生在上小学时,这些能力就慢慢被扼杀了,学生们都被逼着去背课本,背老师讲的答案。

    现在,我们的教育亟待改革,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起步。

    3、人的精力有限,读书要少而精,“不要被知识垃圾、出版垃圾淹没”。

    博学从少读书开始,花少量的时间,掌握最本质的东西。

    《从“拉扭上树”到“驱牛向草”——简论评价情结》(《人民教育》2009年第9期)

    1、成绩排队,评个三六九等,很光明,很阳光,但不能否认对于得到高评价或是低评价的人,评价都是驱策他们的鞭子。鞭子有可能把人打伤,尤其是达到贴标签程度的,或是同人事管理相联系的,会造成痕迹性结果的。

    2、分层利于分类教,却不利于保持学生的和谐和静气,分到好班还是不好的班,都给同学们带来非学习的压力。

    3、醉心于评价会把事情变得意兴索然——深入我们灵魂的东西,是不用外部评价的,就像星星不用谁评价,总是那么美好,总是闪耀光芒。

    4、在基础教育中,我们少贴标签,多让学生自主学习,他们就会在和谐的气氛中,涵养和喷发出本质的积极性,取得教育的成功。

    《我是怎么想到的——讲述公开课里新点子的来历》(华应龙,《人民教育》2009年第9期)

    1、一个人成就的大小和他激情的饱满程度是成正比的。人在激情状态下,不创造都难。

    2、很多的创造,往往始于一闪念间。如果你能及时将其捕捉住并记录下来,再继续钻研,就有可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成果。反之,任其飘零,很多创造就可能失之交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