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大师的教书生活》有感

(2009-04-07 07:56:18)
标签:

教育

校园

分类: 读书荐书

读《大师的教书生活》有感

读《大师的教书生活》有感

    断断续续读了《大师的教书生活》一书,我感觉,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今天的中学教育不如民国时代:

    1、由学术底蕴深厚的学者来办学

    张伯苓创办的南开中学,蔡元培创办的孔德学校,都是民国时代北方名校,都备受推崇。今天的哪个学校敢与之相比?

    2、由一大批名师开展教学和研究

    1927年苏州中学成立。担任首任校长的汪懋祖不仅广聘名师,仅国文教师就有钱穆、沈颖若(古典诗词名家、南社成员)、吴梅(南社成员,之前曾在东吴大学、北京大学、东南大学任教)、陈去病(南社成员,之前在多所大学担任教授)、季崇元(之前在金陵大学担任教授)等名家,而且每月聘请一位学界名流来苏州中学做学术演讲,在汪懋祖校长任期内,就有四十位著名学者光临苏州中学,包括蔡元培、胡适、顾颉刚、钱大钧、何炳松、曾昭伦、孟宪成、欧阳予倩,几乎个个都是当时学术界、教育界的风云人物。

    钱穆在苏州中学任教三年时间,完成了《墨子》《先秦诸子系年》等著作,撰写发表了《述清初诸儒之学》《墨辩碎诂》《孔子略史及其学说之地位》《儒礼杂议》《刘向歆父子年谱》等学术论文,尤其是《先秦诸子系年》《刘向歆父子年谱》影响极大。

    现在哪一所中学能有如此多的名师?能取得如此辉煌的学术成就?

    3、“身教”才是最好的课程

    钱穆信仰“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认为传统的“身教”才是最好的课程,一直用自己的刻苦治学行动为苏中学子提供最好的国文教育。

    汪懋祖主张“不是以考大学为本”,推崇教师拿出卓越的学术追求与行为来带动学生求学,学生反倒因此很容易考上名牌大学,并能体会到随老师求学的“从游之乐”。

    时下,教师的“身教”如何,不说也罢!学校的办学目的何在,不说也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