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赴淄博、泰安五处高中学校考察学习

(2009-03-27 10:23:35)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随笔

赴淄博、泰安五处高中学校考察学习

(在新泰一中接待室听取校长经验介绍,左起第一人为本博主)

赴淄博、泰安五处高中学校考察学习

    2009年3月23日至25日,我校组织教学口主任在党委副书记带领下前往淄博五中、淄博六中、泰安二中、东平高级中学和新泰一中进行了考察学习。这次考察,主要围绕着高中课堂教学改革、选课走班、教师评价、高三复习备考、规范化学校复验等方面展开。

    五校独具特色的办学经验

   (一)淄博五中

    1、家校合力助推学生全面发展。

    2、启动“三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要求青年教师每学期上两次汇报课,特级教师、教学能手上一节示范课、其他教师上一节公开课。

    3、学校内部设施更新换代。淄博五中投资80万元,建设了数字化地理、历史教室,安装有数字星球系统,设备极其先进,在全国高中学校中是首家。

    (二)淄博六中

    1、“学生第一”体现自主。学校提出“让每个学生都抬起头来走路,转化一名后进生与培养一名优秀生同等重要”的口号,对学生一视同仁,不分等次班,班级排位按学生学习能力高、中、低实行区域梯次化,形成了以优等生为轴心的互动学习圈。学校实行“四不准”:不准教师占用自习时间讲课辅导,不准自习布置作业,不准班主任自习时间讲班级工作,不准用自习时间安排学生做其他事情。

    2、“教学第一”突出主导。六中提出: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都要有风格,有名气,每堂课都要达到优质课标准。们创造性提出了:问题切入、延时回答、合作交流三步“建构主义教学新策略”。

    3、评价引入“提升度”概念。学校在教师评价中重视巩固率和提升度,一是划定A、B两条巩固线,确定巩固对象名单,对于被巩固住的学生直接赋值记分;二是以入学名次为准,对于总名次提升程度达到规定标准的学生进行赋值记分。将两个数值相加,就是教师的最后得分。

   (三)泰安二中

    1、在高一年级实施分层次教学。将所有学生按照中考成绩分为A、B、C三个不同层次,将20个行政班分别变成4个A班、6个B班、10个C班教学班。依据实际情况,数学、物理、化学、英语四个学科实行分层次教学,四个学科教师实行教学班教学。在管理上,实行行政班和教学班双重管理的模式。在评价上,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以所担任的教学班来评价,学生评价既要考查其在教学班的成绩,也要考查其在行政班的成绩。

    2、推行“三阶八步”课堂教学改革。“三阶”即三个阶段——课前、课中、课后;“八步”即八个步骤——自主学习、问题展示、师生互动研讨、知识拓展延伸、巩固实践、反馈矫正、过关检测、补救训练。

   (四)东平高级中学

    1、实行“3+35+7”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时间分成三段,前3分钟,检查学生预习落实情况;中间35分钟,学生展示、教师讲解点拨,是学生主动探究学习的过程;后7分钟,巩固练习,布置下节课学习任务。为保证课堂教学效益,学校全面实行导学案制度,高一高二学生实行圆桌式座次形式,方便学生合作学习和探究。

    2、多层次、专业化完善心理健康教育。一是坚持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二是采取灵活有效的方法,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定期交谈,长期跟踪;三是针对特殊学生群体,举办专题心理讲座;四是在学科教学与班主任工作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五是设立“心雨”信箱和心理咨询热线,与学生进行心理交流;六是在《心雨》报上开辟心理健康教育专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五)新泰一中

    1、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校加强德育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生活能力。通过多年的实践,新泰一中形成了一月一主题、周周有活动,十步一循环的德育工作法。充分发挥团委、政教处、学生会的作用,坚持“五月歌会”、“十月诗会”活动以及每周的升国旗和国旗下的演讲主题班会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趣味性、实效性。

    2、硬件设施超一流。学校十分重视硬件建设,先后投资2亿元建设新校区,投资数千万元用于改善办公条件和教学条件。学校拥有高标准的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及语言、音乐、美术等专用教室;建有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电子备课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教室等先进的教学设施;特别是学校科技馆和探究实验室属全国一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