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请光临本博的朋友先吃颗樱桃)
“零作业”不可取
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新形势下,一些学校一些老师布置课外作业越来越少,甚至出现了不布置课外作业的“零作业”现象。作为一名身在教学一线的教师,笔者并不看好“零作业”现象。在我眼里,“零作业”现象存在三方面弊端:
一是“零作业”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年龄尚小,自觉程度不高,贪玩是他们的天性,若没有必要的课外作业制约,很多学生会无所事事,甚至惹是生非。假期中一些学生由于缺乏丰富多彩的活动,又没有学习的压力,便相约去网吧,染上了网瘾,就是非常典型的例子。
二是“零作业”不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学习的过程是知识积累、传承和巩固、提高的过程,这个过程仅靠在校学习时间往往是不够的,还需要一定的课外时间作补充。为了让学生把所学知识牢固地储存在大脑之中,并能够随时再现出来,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老师就需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年级特点,适当布置一些书面家庭作业,以使其所学知识得到巩固。“零作业”显然有悖“学而时习之”的教育规律,不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三是“零作业”不利于家长全面了解孩子。课外作业通常是学生在家庭中完成的,家长通过观察孩子做作业以及查阅孩子的作业情况,可以发现孩子身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此基础上,积极寻求解决办法,必要时可通过家校联合,共同教育,帮助孩子弥补不足,健康成长。试想,学生如果一点课外作业也没有,回家自然不写作业,甚至贪玩得不见人影。如此,会给家长全面了解孩子带来许多障碍。长此以往,势必会削弱家庭教育的作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