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生做不了官

(2009-01-20 12:08:53)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手涂鸦

书生做不了官

书生做不了官

    书生都有一个典型的特点,那就是聪明有余,城府不足,因为有真才实学,往往就心高气傲,看不起胸无点墨靠耍手段向上爬的人。因而,自古至今,真书生都难以在官场上混下去,有的还因为自己的才华而送了命。东汉末年的杨修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很多人以为杨修是三国人,其实大谬),魏王曹操久攻某地不下,心中犹豫,有将军前来请示当晚军营口令,曹随口说:“鸡肋”。杨修听到后,就命令随从收拾行装,准备撤退,还解释说:“鸡肋者,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魏王是想退兵了。”曹操得知杨修知道了自己的心思后大骇加大怒,杀掉了杨修。设若杨修不去曹操麾下做官,而是设坛讲学,教书之余研究学问,以他的智慧,很可能给后世留下不俗的精神财富。

    现今社会,这样的例子也不在少数。有一位中学高级老师性情直率,知识丰富,教学技艺精湛,教学成绩斐然,深受学生欢迎。但阴差阳错,竟然当起了官。可不几年,就因为区区几万块钱的所谓受贿而锒铛入狱。官场的水有多深,岂是一个书生能够捉摸透的?若该老师一直坚守教学岗位,既无牢狱之灾,更可在教学业务上大展身手,不仅惠及众多学子,自己也很有可能成为特级教师。这样的结局让人叹息。

东晋的陶潜(陶渊明)和明朝的袁宏道为书生做出了表率,他们都不愿为五斗米折腰,潇洒地挂冠而去。“采菊南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固然清苦了些,但闲适惬意,是写作和研究的最佳环境。若两人一味贪恋官场,中国历史上无非是多了两个庸俗无名的小官吏,何来东晋最著名诗人和明代小品文大家的千古传名?

    需要说明的是,我这里所说的是真书生,是那种埋头做事,不务虚假的知识分子,那些以所谓学问欺世盗名的不在此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