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医”者慎
近日,某村一名儿童发烧头痛,其母亲自行给予大青叶片、感冒胶囊服用。结果,连服三日不见效,急送医院诊疗,方知是出血热,幸亏治疗及时,方才保住了性命。
无独有偶,日前读报得知,北京一名29岁的女青年,因发烧流涕自行服用了一种治感冒的药物。谁料感冒未好,身上却出现了红色斑疹,即药物引起的“剥脱性皮炎”,后转入医院治疗,多方抢救无效死亡。
上述两例都是“不医而药”造成严重后果的典型例子。近年来,“小病不求医,自己买药吃”的做法,在一些人中间颇为流行,他们把家庭药箱当成了“医院”,一旦觉得哪里不舒服,就在药箱里找药吃。岂不知,这种图省钱、图省事的做法,危害相当大。
人体疾病复杂多样,即使普通的感冒也并不是一种类型,怎样诊治、如何用药,里面有很大的学问,而一般人所掌握的医药知识毕竟有限,对疾病的产生、治病的机理等知识掌握得较肤浅,对药物更是难以区分其个性差异,盲目地“自医”,一是可能触犯药物的配伍禁忌,使药物疗效大打折扣,或者增加毒副作用,使小病变成大病,一病成多病;二是延误了正常的治疗,加重患者病情;三是容易忽视药物的有效期限,一不小心服用了过期药物,不仅造成经济损失,还可能贻误病情。
由此看,“自医”者一定要慎重,有病要到正规医院求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千万别因一时便利留下终生遗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