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门听课有何不妥
《中国教育报》“教改擂台”版2005年3月1日刊发了李永高老师的《质疑推门听课》一文,对推门听课的弊端做了分析。我们认为,李老师提出的两点理由,都有商榷之处。其一,李老师认为推门听课会让教师内心紧张不安,试问,上课教师如果课前准备充分,对教材内容了如指掌,对课堂教学成竹在胸,有必要紧张吗?再说,教师讲课本来就是面对很多学生,就应该有比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如果多了几个听课者,就惶恐不安,心理素质是不是差了点?至于说“推门听课了解到的,也不是课堂教学的原生态”,我们以为,推门听课总比在精心准备、反复演练的公开课上更能了解课堂教学的实况,更能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其二,李老师说“推门听课是一种无视教师尊严的行为”,实在是言重了。教师的上课虽是个体行为,但因为上课面对的是广大的学生,又具有公开性,既然是公开性质的讲课,领导和老师来推门听课又有何不妥呢?
教师职业本身有其特殊性: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教师有多维度的心理倾向;教育工作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加强自我形象的塑造;教育内容的广泛性,要求教师博大精深,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育任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这些对教师的要求就体现在一节一节的课上。推门听课一方面可以检验出教师驾御课堂教学的能力和实际的教学水平,有效地督促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另一方面,也可以对教师形成一种心理上的监督,强化教师的工作责任心,形成认真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节课的好风气。
有一些教师对推门听课有抵触情绪,说明这些教师并没有真正理解推门听课的意义。其实,推门听课的领导和老师也是抱着学习和借鉴的目的,是为了推动学校教研、教学的发展,为了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绝非找上门来“挑刺”、“挑毛病”的。对推门听课,任课教师不妨以平常心对待,泰然处之,只要教师们认真地对待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位学生,又怎么会惧怕推门听课呢?对推门听课,教师们该好好调整自己的心态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