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纠偏是纠正学生“偏科”的关键
学生出现“偏科”现象,老师和家长一般采取增加“弱科”学习时间,额外进行辅导等方式,促使学生“纠偏”,效果往往不够明显。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出现“偏科”现象与其心理上不喜欢这门课程,存在畏难发愁情绪大有关系。纠正学生“偏科”,应该把重点放在关注学生的心理上。
首先,要采取措施淡化学生对“弱科”的惧怕心理。老师和家长不妨先把学生的“弱科”放一放,不作过分的要求,使学生紧绷的神经松弛下来,再利用学生的强项,一边强化鼓励,一边渗透“你的弱科也一定能学好”的意识,让学生把“要学好”的外因慢慢地向“能学好”的内因转化,帮助学生树立起饱满的热情和强烈的自信心。这是转化“弱科”的基础。
其次,要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纠偏”。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后,学生渐渐对“弱科”产生了信心,这时,老师和家长就要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制定出扭转“弱科”的计划,监督学生一步一步地实施计划。在这个过程中,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采取“重基础、密台阶、多鼓励、不指责”的方式,让学生在不断成功的喜悦中夯实知识基础,逐步把成绩提升上来。对待“偏科”学生,老师和家长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只要引导得法,学生是会给你一个惊喜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