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出生八个月零二十五天)
(又要照片片了,可高兴了!)
(看好了,我要吃皮球了)
改变自己才能改变教育
做农村中学教师14年了,深刻感受到中小学教师的困惑和苦恼。不必讳言,中小学教师承受的压力是相当大的,既有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追求高升学率的压力,也有家长殷切期望孩子成才的压力,还有社会上对教师完美要求的压力,更有中小学教育性质决定的沉重工作压力。在众多有形和无形压力下,教师们迷茫了,困惑了,很难享受到教育的快乐。难道在现今的教育体制下教师们就无能为力吗?答案无疑是否定的。
拿我熟知的高中教育来说,抓高考升学率是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的问题。作为普通教师,确实很难左右一个地区、一个学校的教育大局,但总可以在自己所教的班级中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尽自己的力量吧?试想,如果教师们都能从所教学科入手,认真研究教材教法,刻意进行教学改革,尽力提高课堂教学成效,学生们完全可以学得轻松,学得愉快,课业负担还能那么沉重?假如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贯穿学习方法的指导和心理知识的传授,在让学生扎实掌握学科知识的基础上,人格健全,心理健康,高考升学率焉能不高?
我是中学历史教师。众所周知,历史学科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有丰富的教育素材,但多年延续的教学方法多是教师上课念书划重点,学生自习背重点,结果导致学生厌学严重,学业成绩也很难提升。从教以来,我坚决反对照本宣科,尝试进行开放式教学,上课从不局限于教材,在穿插一些历史故事的同时,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并把历史与现实相联系,让学生不仅感受到历史的沧桑,也感悟到历史的巨大现实意义。学生变得爱学历史了,成绩自然也就提高了。
近几年,我常常听到一些老师抱怨检查太多、培训太滥,抱怨领导不理解,抱怨教育工作没有意思,抱怨越来越不会教学了等等。这些抱怨反映了这部分教师已经产生了职业倦怠。笔者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拘泥于上级的各种检查内容中,整天忙于抄写各种材料和填写各种表格,自己的个性都几乎泯灭了,对教育的憧憬也变成了被动的应付。几年下来,一无所获,甚至一度想逃离教育。
后来我开始实施自我加压,在不断地追求中消除倦怠感。从1994年起,我把进行有特色有个性有灵气的历史教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一方面,认真钻研教材,翻阅教学参考资料,力争每节课都上出新意,都让学生满意,让自己满意;另一方面,我开始阅读中外教育理论著作,学习各种新颖的教育理念,通过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整天在忙忙碌碌中,再也没有感觉到教师工作的倦怠。
我一向认为,一些教师感受不到教育的“幸福”,是因为自己没有沉入教育中,隔岸观火,自然不能洞悉其中的乐趣。做中小学教师是很累很苦,但全身心投入后,你会发现教育是一项充满智慧而且很有成就感的行业,教师的辛勤付出都会得到学生积极的回报。学生的点滴进步,家长的声声赞扬,都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和承认。看到自己教育的学生成了国家的栋梁和社会的有用人才,哪个教师不心花怒放呢?面对今天的教育改革和教育创新,老师们更应该积极投身其中,不仅在教育教学上大胆改革,用“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去指导教育实践,也要把自己感悟和想法及时向领导反映,用自己的绵薄之力推动教育的进步。若不去想方设法改变教育的不合理现状,只是一味抱怨,自然享受不到作为教师的快乐。
“工作是需要我们用生命去做的事。”既然我们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应该接受它的全部,用心去做。我相信,只有改变自己,才能改变教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