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山东一块石头
山东一块石头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6,791
  • 关注人气:2,17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课改合作学习中的分组方法

(2008-03-16 18:18:25)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教学论文
新课改合作学习中的分组方法 

                          新课改合作学习中的分组方法
    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新型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被越来越多地引进到教育教学活动中。但如何分组才能有效地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却很值得研究。
    通常情况下,老师们都是按照两种办法来安排小组学习,一是按照学生的座次,把前后同桌或四人或六人设置成一个学习小组,一旦有什么问题需要探究,便前后同桌凑到一起,展开讨论;二是按照班主任老师划分的负责打扫卫生、维持秩序等的行政小组来组织合作学习。这两种分组方法,都带有很大的随意性,因为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因而很难保证小组中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作用,也就容易使小组合作学习走了过场。
    我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根据不同的课型,尝试采取了不同的分组方法,教学效果比较明显。这几种分组方法是:
   ⑴地缘型小组:即按照学生家庭住址远近组成学习小组。这种分组方法非常适合需要学生课外进行探究的学习活动,有不少合作探究的问题不是一节课、两节课就能完成的,这样,就需要教师把家庭住址相近的学生组成同一学习小组,让他们充分利用课外时间进行合作探究式学习。
    ⑵兴趣型小组:即按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组成学习小组。教师在平时要多观察学生的个性,把兴趣相近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这种分组方法特别适合建立各种课外兴趣小组时使用,因为小组成员志趣相同,更容易凝聚成一个充满合作精神的团体。
    ⑶强弱互助型小组:即把基础较好、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和基础较弱、各方面表现欠佳的学生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这种小组可以充分发挥优秀学生的带动和示范作用,实行“一对一”互帮互学办法,促进后进学生更快地进步。这种学习小组适合于日常教学的各个环节,教师要做好引导工作,要制定合适的激励措施,真正达到全组同学共同努力、共同提高的目的。
    ⑷强强联合型小组:即由班内优秀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这种小组适合那些探究程度比较深、创造能力要求高、挑战性比较强的学习活动,因为都是基础比较扎实、能力比较强的学生,更容易充分交流,深入探讨,更易激发出创造性思维的火花。
    ⑸弱弱共济型小组:即由班内中等水平以下的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这种小组适合难度较低的合作学习、探究活动。在“大呼隆”的学习小组中,后进学生往往没有发表自己言论、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久而久之就会让他们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造成越来越差的恶性循环,弱弱共济型学习小组可以弥补这样的缺陷。
    当然,合作学习的分组方法不只是这五种。新课改提倡学生个性化发展,只要是有利于教育教学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分组方法,都可以进行尝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女儿的照片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