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语文教学怎能没有“语文”

(2007-08-29 07:30:12)
标签:

已发现代教学

分类: 教育随笔
语文教学怎能没有“语文”
   

                           语文教学怎能没有“语文” 
    有位教师执教《詹天佑》,上课伊始,就设置了两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一是詹天佑设计的“之”字形铁路是否科学?你有什么办法让火车爬上山坡?二是开凿八达岭隧道时,找几口直井才能既增加工作面又缩短工期?课堂上,学生讨论得很热烈,尤其是后一个问题,有的学生沉思默想了很长时间,有的还在纸上写写画画,最终,学生通过讨论和交流,也确实搞懂了这两个问题。但仔细想想,用几乎一节课的时间解决了这么两个工程问题,是语文课必须做的吗?虽然在评课时,听课教师都对这节课给予了较高评价,但我总觉得语文味太淡了。通过这节课,学生既没有掌握《詹天佑》这篇课文中那些准确描写修建铁路全过程的词语,也没有把握作者组织材料谋划全篇文章的匠心,更没有领悟到詹天佑建成“之”字形铁路的民族自豪感和勇于克服困难的勇气和智慧,可以肯定地说这不是一堂成功的语文课。
    这样的情形现在比较多,我称之为“没有语文的语文课”,主要表现就是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思想品德课或者科学知识课。有的教师过分强调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在小说、诗歌等文体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弃置文本而放谈思想内容,尽力阐发、拓展文章的思想价值,忽视对字、词、句和篇章结构的分析。还有的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把视点落在文本所介绍的知识本身,特别是在说明文教学中往往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学懂文章所介绍的科普知识,较少涉及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怎样正确使用语言和修辞的。我想提醒语文教师:教语文得守住语文的根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小评论(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