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第十五次评选获奖名单
各县市区委、人民政府,市委各部委,市直各部门,各高等院校,各人民团体,各社科学会,各社科联,潍坊军分区:
根据潍办发[2005]19号文件精神,经潍坊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评定,现将第十五次(2005.1—2005.12)评选获奖名单予以公布(排名不分先后)。
潍坊市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奖评选委员会
二○○七年七月二十五日
三等奖
187《考教师不是办法》
作者 王
娟(临朐县龙泉小学)
马玉顺 (临朐一中)
《中国教师报》2005年12月21日第C2版
推荐单位
中共临朐县委宣传部
附:
考教师不是办法
近几年,有些中小学在教师管理中,发明了考教师的“新办法”。具体来说,就是让所有任课教师跟随学生一起参加全县或全市组织的统考,然后根据教师考试的成绩来判定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决定教师的评优晋级、福利待遇,有的甚至把这个成绩作为教师聘任的重要依据。
教育是育人的特殊职业,教师能否舒心愉快地工作,直接决定着教育教学质量的高低。从这个方面来说,教师最需要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呵护,教育最需要学校领导和教师团结一致,拧成一股绳,形成教育合力。而考教师的办法,是把教师置于学校领导的对立面,长此以往,必然会破坏宽松和谐的教育氛围,造成教师与学校离心离德的局面。
总之,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来分析,考教师都不是管理教师的有效办法。笔者认为,管理教师应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着重在三个方面下功夫。
一是要为教师搭建成长和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是强者,都以事业成功作为最高需要。作为学校管理者,就要开动脑筋,努力为教师施展才华、体验成功搭建平台。这方面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比如,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策略,给教师创造长见识、增知识、向高师学艺的机会;开展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学术沙龙、课题研究、教育教学成果展示和教学比赛和论文交流等,让教师们展示自己的才华;建立适合教育教学规律的教师人事管理制度,努力营造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氛围,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引导鼓励教师拔尖等。
二是要为教师“减负”。教师职业本身有其特殊性:教育对象的多样性,要求教师有多维度的心理倾向;教育工作的示范性,要求教师加强自我形象的塑造;教育内容的广泛性,要求教师博学多思,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育任务的复杂性,要求教师有较强的心理调节与适应能力。这无形之中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再加上学校管理中的一些形式主义,也加重了教师的负担。因此,领导者在管理教师时,就应该多一点指导,少一些检查,多一些理性,少一些形式,着力为教师减负,解放教师。
三是要改进僵化的评价机制。教师评价工作要体现人本主义的发展观,评价的目的不是分出优劣,而是帮助教师不断地确定发展目标,实现发展目标。在评价活动中,要使教师感受到自己的尊严,享有自己的权利,体现自己的价值,从而建立良好的自我概念。在评价方式上,除了管理者评价教师外,还应该开展学生评价教师、家长评价教师等多种形式;在评价内容上,摒弃单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的办法,应就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处理班级事务能力、自身的行为规范等进行多方面评价。
(该文发表于《中国教师报》,被《教育文摘周报》转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