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写作引来的麻烦

(2007-04-29 07:54:21)
标签:

中国教师报发表

分类: 随手涂鸦
写作引来的麻烦 
                       写作引来的麻烦
    十多年前,初涉教坛的时候,血气方刚,对违背教育规律的事情都看不惯,就拿起手里的笔,写成了《“因财施教”乎》等数篇文章,皆变成了铅字。一时间,各种议论纷起,有痛斥“不识好歹”的,有警告要“给点颜色”的,有断言“很快就卷铺盖”的,自己在学校里就像是茅坑里的石头,大家都敬而远之。大学校友知道事情真相后,专门来看望我这个失意人,并好言劝慰“又不关你的事,何必那么认真呢”,“一定要写,也要保护好自己,用个笔名啊”。采纳了校友的建议,再写类似的文章,就只好用笔名。于是,一些对教育现状进行思考的文章,就署上了“直言”的名字。可那些对教育教学几乎一窍不通而对人际关系研究得很透的领导们,很快就嗅出了味道,不仅视我为仇敌,还把别人写的一些类似的文章强加到我头上,使我百口莫辩。
     饱尝了“孤家寡人”的滋味后,再傻的人也知道需要改变自己了。教学之余,我潜心研究自己任教的历史学科,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团结报》和一些历史教学杂志上发表了50多篇历史稿件。按说,写这样的文章,远离社会现实,很难和领导们的工作“对号入座”,可风言风语却一直伴随着我,“出风头”、“显能耐”是最客气的说法了,有的领导甚至公然宣称“他写文章浪费了教学时间,耽误了教学”,硬是给扣上了“个人主义膨胀”的帽子。也曾尝试过随波逐流,课余侃大山、甩扑克、发牢骚,可那样的生活对我确实是一种折磨,终于还是没有能够融入到他们所说的“社会”中去。
    日子在教学、写作、冷眼、嘲讽中慢慢流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教师职称评审中有了对论文的硬性要求,大家忽然对我客气起来了。那一张张笑脸,让我享受到了久违的尊重。先是领导来访了,详细询问了这几年的生活,检讨了自己对教职工生活的不够关心,最后,极其委婉地提出要评高级教师需要论文,看能不能帮忙。接着,同事也来了,诉说自己年纪大了,明年就退休,再评不上高级教师就没有机会了,能不能在文章上附上自己的名字。想想自己被人冷落的滋味,看看领导和同事的笑脸,便不忍拂了面子,就替领导捉刀了一回,就把同事的名字写在了文章的标题下。当自己还沉浸在“成人之美”的快乐中时,领导的职称顺利到手了,再见到领导时,那持续了半年的笑脸又板了起来,主动去打招呼换回的只是领导鼻腔里发出的“哼”。我这才知道世事远非我想象得那么简单。后来,再有人来要求在文章上“署名”,便只有谢绝的份了。于是,我重新变成了“另类”,“清高”、“不会办事”之类的指责也就在所难免了。不过,这时我的脸皮变厚了,对那些议论不那么在乎了。
    现在,我在一所对教师比较宽容的学校里教书,课余仍坚持每天都写一些东西。思考、写作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若哪一天不写点什么,反倒有些不习惯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