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做儿子两头“瞒”
年过七十的母亲没有文化,又颇爱唠叨;偏偏媳妇又是个喜静之人,对家长里短的话题没有丝毫的兴趣。有时候,母亲说起邻里婆媳干仗、东家不孝、西家吵闹的琐事,往往刹不住车,媳妇虽不说什么,但也会脸露厌烦之意,做儿子的我就只好将母亲的话题转移开来。回到卧室,媳妇会悄悄地对我抱怨母亲“多管闲事”,我赶紧做“顺毛驴”,笑着劝说媳妇:“咱妈不识字,也就唠叨唠叨那些琐事,你还指望她和你谈阳春白雪?媳妇有文化,素质高,别和她计较。”一顶“高帽”就让明理的媳妇消了气。第二天,依然阳光灿烂地对待母亲。
母亲节俭惯了,看不得媳妇将剩菜剩饭倒掉。有一次,媳妇将隔夜的一碗炖白菜倒在了垃圾桶中,母亲心疼,忍不住说道:“你看你这个孩子,真不会过日子,这么好的白菜就白白倒掉了。”媳妇解释说:“隔夜的炖白菜有毒。”母亲不满地回道:“我吃了大半辈子,也没中毒,就你们这些城里人娇气。”媳妇一听,不高兴了,就和母亲顶了几句嘴,跑到卧室里生闷气。母亲这边也气呼呼地。我赶紧劝说母亲:“你媳妇是怕你吃了隔夜菜闹肚子才倒掉的,你年纪大了,身体最重要。你媳妇经常对我说,要好好待你,让你长命百岁!那天,她就对邻居夸您,说有您老在这里帮助照看家,她省心多了,要好好孝敬您呢。”一席话,让母亲转怒为喜。随后,我又做媳妇的工作:“咱妈过穷日子过怕了,也是想为我们节省一些花消,刚才我和她谈了,她认识到自己的不对,还一直夸你孝顺呢!”媳妇也被我的“和稀泥”搞笑了。一场争执烟消云散。
实事求是地说,谁家没个磕磕碰碰,母女还有大动干戈的时候,何况没有血缘关系的婆媳?当婆媳之间出现摩擦时,做儿子的就要多做调节工作,勇当“和事老”,及时劝解开双方的矛盾,让婆媳关系融洽起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