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村庄的粗瓷大碗

(2007-12-29 13:13:58)
标签:

杂谈

分类: 散文
    记得在小学课本里学过一篇文章,名字叫《一只粗瓷大碗》。在二十年前的村庄里,比我年长两辈的老人家里,大多都有几只粗瓷大碗。
  在村庄,碗是人们盛取食物用的器具,求健康的家什,据说已近上万年的历史。碗的制作工艺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而进化,其容量的大小与质量的优劣,也与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碗中餐的变化休戚相关。
  对于有乡村生活经历的我来说,对祖母家的粗瓷大碗,仍记忆犹新。
  粗瓷大碗俗称海碗,碗口约有18厘米,高约7厘米。容量比现在居家用的碗大一两倍。碗沿上唇齿的痕迹早已演化成细碎的豁口,两条通底的长纹盘踞着四枚锈迹斑斑黄铜锔,本来就不怎么细腻的白色釉面,呈现出酸甜苦辣侵蚀后的黄褐色的细小裂纹,变得更加粗糙不堪,粗瓷大碗隐约看清碗沿下方有一蓝线点缀,碗面上星星点点的蓝花饰,几乎斑驳成一种模糊不清的幻觉。组成世界上最生动象形文字,记录着近一个世纪的岁月沧桑。
  尽管这碗早已是遍体磷伤,可祖母仍舍不得丢弃,实在裂的不能盛饭,就请走街串巷的铸炉匠补上几个黄铜锔,继续让它发挥余热。
  时光如电,村庄的生活后来渐渐好转,祖母很少再把那只粗瓷大碗摆放在桌面上了,更多是用它处理邻里之间的关系。在故乡的豫东北一带,民风淳朴厚道,邻里间沿袭着相互馈赠的风俗。比如你送我一碗溢着新秋芳香的小米面,我便送你一碗刚刚脱粒的红豇豆;你送我一碗刚出锅的热水饺,我便送你一碗风味独特的肉丝汤。无论邻居们送来稀罕的杂粮还是别具一格的汤菜,祖母回赠时,总是用那只粗瓷大碗。这样做,祖母心里觉得踏实,不仅巩固了邻里间相互赠送的情,也在邻居间落得个有口皆碑的好人缘儿。
  那只粗瓷大碗一直陪伴在祖母身边。我心里清楚,那只其貌不扬的粗瓷大碗,至今残留着我父辈饿狼似的唇痕,凝聚着祖母竭力维系世间亲情的心血,那是过去艰难岁月的缩影,是祖母人格魅力的真实写照,是一个关于村庄情结的童话,是一册写满辛酸往事的家史读本,它已化为祖母血肉之躯的一部分,是至死都无法割舍的印记。
  后来,祖母家翻盖房子,那只伴随了祖母几十年的粗瓷大碗便不知所踪。是被笨手笨脚的乡亲打碎了,偷偷地仍到目光不能触及的角落了;还是被厚厚的房墙掩埋在土层里,变成宅基的一部分,标准答案仍是个迷。就象生活中很多问题都没有答案,只能靠猜测来臆想打发自己的疑虑。
  再以后,村庄就成了我遥远的梦里故乡。绚丽多彩的都市,就像一个精美的花瓶,而离都市遥远的村庄就像是一个粗瓷大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村庄的桂花香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