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辽阳冮官屯窑旧址

(2012-07-29 09:28:11)
标签:

杂谈

7月22日有幸与朋友一起驱车来到我省著名的老窑口--辽阳冮官屯窑遗址。冮官屯现在称冮官村,隶属辽阳县小屯镇。位于辽阳市东30公里,太子河附近。进村后,我们打听一位老者,经他指引我们来到了老窑址处。原窑址上有三户人家后被村民吴志全先生买下来,把旧房扒倒建了一所300多平的新房,准备建一所博物馆。房后便是窑址。http://s9/middle/4ca44bafhc58e67ec3018&690

http://s13/middle/4ca44bafh7a27d93502fc&690

http://s5/middle/4ca44bafh7a27e34f3414&690

http://s13/middle/4ca44bafhc58ee10c570c&690

http://s11/middle/4ca44bafhc58ee0f313fa&690

http://s7/middle/4ca44bafhc58ee0f1b606&690

http://s4/middle/4ca44bafhc58ee0cae663&690

http://s16/middle/4ca44bafhc58edf53ae9f&690

http://s1/middle/4ca44bafhc58e7bfec490&690
从窑址中挖出好多残瓷,瓷片。以白釉碗,盘居多,还有黑油瓶,缸,罐,小动物等等。http://s14/middle/4ca44bafhc58e6a99167d&690

http://s3/middle/4ca44bafhc58e6aa94fc2&690

http://s14/middle/4ca44bafh7a27d74864ad&690

http://s3/middle/4ca44bafhc58e6b134b02&690

http://s2/middle/4ca44bafh7a27d7b46411&690

http://s13/middle/4ca44bafhc58e6ccc621c&690

http://s1/middle/4ca44bafh7a27d7a553a0&690

http://s15/middle/4ca44bafhc58e721e842e&690

http://s14/middle/4ca44bafhc58e6f7ca1ed&690

http://s2/middle/4ca44bafhc58e740369d1&690

http://s7/middle/4ca44bafhc58e7a3ea266&690

http://s8/middle/4ca44bafh7a27d89da637&690

http://s4/middle/4ca44bafhc58e77c0c3c3&690

http://s7/middle/4ca44bafhc58e77e3f376&690

http://s7/middle/4ca44bafhc58e78ddc836&690

http://s16/middle/4ca44bafhc58ee1a76e1f&690

http://s11/middle/4ca44bafhfb794d28e91a&690

http://s14/middle/4ca44bafhc58ee2398a9d&690

http://s8/middle/4ca44bafhc58ee2b3a297&690

http://s16/middle/4ca44bafhc58ee3002c1f&690

【转摘】辽阳冮官屯窑,始于辽隶属东京辽阳府岩州管辖,盛于金归石城县所属,元代渐衰至废。该窑址为我国重要古窑址之一,在辽金时期是东北地区的一个大型窑址,窑口众多,其烧造时间跨越辽金历时三百余年。是一处烧造时间较长,规模宏大的烧造瓷器的古窑。中国古陶瓷专家冯先明先生在其编著的《中国古陶瓷图典》中,略略的对这一窑址作了介绍,称辽阳窑的冮官屯为辽金古窑址。1988年此窑址被列为辽宁省文物保护单位,日本,韩国和欧洲的古陶瓷专家学者对北方的这一古窑址表现出十分的关注,认为这是一个可研究的课题。

    辽阳冮官屯窑白釉瓷器,也称辽白定,烧瓷以白釉瓷为主,胎、釉粗细并具,大多数瓷器以施用化妆土为基本特征,在烧制过程中有丰富的装饰技法,即有各类色釉装饰、刻划花、剔花、白地黑花、白地釉下绘划花,又有茶叶末釉、黄釉、红绿彩、低温铅釉三彩和印花白瓷、印花青瓷等三十多种;尤其是铁锈花技法突破了单色釉的局限,具有传统水墨画的艺术效果并把中国的传统绘画、书法技艺与制瓷工艺结合起来,创造了东北古代陶瓷美学的新境界,烧造器物用匣钵入窑法。白瓷烧杯、碗、盘、瓶、罐等器,黑釉则烧大器,此外,还烧黑、白釉小俑、狗、马、骆驼等小玩具。器物烧制精美,纹饰铁花较多,剔花、刻花、划花器较少,胎体杂有红、黑色颗粒。其产品造型古朴、品种繁多、绘画娴熟、质地粗犷,极富北方民族特色,无论是小型器品还是大件的用品都非常精美。

    在出土的瓷器中,有辽白大碗、辽白大中小钵、各种折肩大小罐、瓷权、三彩葫芦、辽白定小碗、紫定小碗、兔毫碗、白釉高脚杯、茶叶末釉水盂、黑釉胆式瓶、黄釉四系瓶,各黑釉窑变执壶、黑釉三系瓶、白、黑釉玉壶春瓶,白瓷玻璃釉缠枝提梁壶,辽代白釉瓷八方狩猎图笔洗,辽三彩观音佛像等上乘精品。辽阳窑出土的“督窑官”(“瓷窑务”督管陶瓷生产)即王兴墓志铭瓷版铭文、军购字样的陶砚、瓷地雷、“官”字款碗和“官”字款牛腿瓶等,系辽阳窑产品(供辽皇室和契丹贵族使用的官窑制品)。

    辽朝是916年我国契丹族在北方建立的地方政权。因此,辽阳窑瓷器以富有游牧民族特色的造型而著称于世。公元1125年,女真族灭辽,建立金朝,开始统治我国北方广大地区,他们继承了辽和宋的瓷业基础,生产了许多佳作。
    契丹人原以游牧、渔猎为生,后逐渐转向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定居生活。基于定居生活的需要,手工业生产随之发展起来。辽代手工业工匠主要来源于在战争中被俘虏的中原各行工匠。据史料记载:辽兵占领定州长达8个多月,以后又不断侵扰,“尽驱人民人蕃”。由此看出,可能会有定窑工匠在内。工匠人蕃后,将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带到了契丹辖区之内,促进了辽代瓷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不过由于地域和民族的差别’辽阳窑瓷器仍具有某些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
    一般来讲,辽代瓷器受邢窑和定窑的影响较大,制品有精、粗两种,精者可与定窑上品媲美。黑釉瓷的胎质细嫩、釉色黑中闪绿、厚釉处如堆脂、光泽较强。白釉黑花瓷的胎色白中泛黄、夹黑色杂质点。
    辽阳窑瓷器造型自然洒脱、轮廓线飘逸流畅、圆润而有神韵,可分两大类,即中原类和契丹类。而且,辽阳窑器瓷胎质细腻滋润,器表平整光滑,胎体厚薄适度、轻重适中,虽然每件同类器的厚薄都不相同,但所差无几,基本是一致的。
    辽阳窑的契丹类瓷器大件较粗糙、坚硬,小件有的很精细。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大小比例适当,即使是出于某种需要而要夸张某个局部来使其增大或缩小,也是有一定限度的。在辽阳窑瓷器中,有些器型是写实的瓷器的花叶多呈划或印的塔形,或近似较长的等腰三角形。契丹类型的瓷器具有本民族的风格。主要器型有:胆式瓶、鸡腿瓶等。 
    鸡腿瓶:小口,器身细高,上丰下敛,形如鸡腿,故名。是契丹族广为使用的贮存器,产量很大。瓶体上多以弧棱形弦纹装饰,并见刻符号或汉字,可知鸡腿瓶也可用于储存酒。 
    中原类型的辽阳窑瓷器有从北方流人契丹的,也有北宋工匠流到辽国后在当地烧造的。这一类型瓷器的主要器型有注壶、温碗、盖罐、小罐、盏托、长颈壶、花口碗、唾盂、香炉、盘、碟、杯等.
    金代是我国女真族于北宋末在东北、华北地区建立的一个地方政权。其制瓷业在前代的基础上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就,是中国瓷器史上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考古揭示:金代陶瓷生产在女真族建国至迁都燕京以前和迁都以后的两阶段内,呈现出两种不同的状况。
    金代前期的瓷器生产主要在东北地区,窑址主要在辽宁抚顺的大官屯和辽宁辽阳江官屯,受磁州窑影响较大,瓷器烧制精美。瓷质比较坚细,呈灰褐色,灿而莹润,有的有开片;烧制工艺主要继承北宋的风格,但天青釉中有大块的紫红斑。釉色仍具有月白、粉青、紫斑等特点,质量不逊于北宋。
     金后期的陶瓷生产系指迁都燕京后,集中在大定年问或以后恢复发展起来的河北曲阳定窑、磁县观台窑,河南禹县钧窑和陕西铜川耀州窑、山东淄博磁村窑等。此时的瓷器基本继袭宋制,但仍有自己的民族和时代风格。
    北京专家对辽阳窑的瓷片进行了检验,得出的结论是,“瓷化度之高,非民窑所能”。另就地理方位及胎釉特征看,证明为辽金元时期的官窑[是指官府经营的瓷窑,又指明、清时期在景德镇为官廷生产的瓷器,可称作“御器”)之外,民窑(指历代民间经营的瓷窑,明清之后凡官窑以外的窑场均称为“民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