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台节目-这位父亲好“变态”
(2011-12-03 14:50:03)
标签:
曹小明宝鸡人格障碍反社会人格精神疾病情感 |
夫妻闹离婚 丈夫浇汽油烧3岁女儿 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下面我们看看,什么是人格障碍?
所谓“人格”,是指一个人的各个心理过程之特性的总和,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影响自身所有行为并与他人有区别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所谓“人格障碍”,是指一个人的人格在其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与正常社会生活格格不入。
人格障碍并非精神疾病。人格障碍者主要表现为情感和意志活动的异常,而非思维与智力活动的异常。人格障碍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其特征虽然较难概括,但基本具备下列特点:(1)早年开始,一般从青春期开始;(2)情感或意志行为严重偏离正常,不协调,不稳定,但智力尚可甚至会超出常人;(3)行为的目的和动机不明确,易冲动;(4)社会适应不良;(5)缺乏自知力和自制力,屡教不改;(6)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很难纠正,预后不良。
所谓“人格障碍”,是指一个人的人格在其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以致与正常社会生活格格不入。
人格障碍并非精神疾病。人格障碍者主要表现为情感和意志活动的异常,而非思维与智力活动的异常。人格障碍的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其特征虽然较难概括,但基本具备下列特点:(1)早年开始,一般从青春期开始;(2)情感或意志行为严重偏离正常,不协调,不稳定,但智力尚可甚至会超出常人;(3)行为的目的和动机不明确,易冲动;(4)社会适应不良;(5)缺乏自知力和自制力,屡教不改;(6)人格障碍一旦形成很难纠正,预后不良。
根据不同的表现特点,可将人格障碍分为多种类型:偏执型、分裂型、强迫型、冲动型、癔症型、边缘型、依赖型、反社会型等。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又叫“悖德性人格障碍”,或称“无情型”。这类人的主要表现有:不真诚,不坦率,不可信赖,缺乏同情心,对人冷酷无情,极端利己主义,缺乏羞耻心和罪恶感,常因微小刺激引发冲动及暴力攻击,对挫折承受力差,违法犯罪后也无悔改之意,常把一切责任归罪于他人。华瑞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华的作案动机和犯罪行为中,不难看出其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具体表现,也充分暴露出其极端自私残忍的心态。
根据精神病学家和心理学家研究的成果来看,产生反社会型人格的主要原因有:早年丧父丧母或双亲离异、养子、后天体质异常、恶劣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和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影响,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等。一般认为,家庭破裂、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从小缺乏父母亲在生活上和情感上的照顾和爱护,是反社会型人格形成和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儿童被父母抛弃和受到忽视包括两种含义:其一,父母对孩子冷淡,情感上疏远,这就使儿童不可能发展人际之间的温顺、热情和亲密无间的关系。随后儿童虽然形式上学习到了社会生活的某些要求,但对他人的情感移入得不到应有发展。心理学中所谓情感移入,是指理解他人以及分担他人心情的能力,或从思想情感上把自己纳入他人的心境。其二,是指父母的行为或父母对孩子的要求缺乏一致性。父母表现得朝三暮四,喜恶、赏罚无定规,使得孩子无所适从。由于经常缺乏可效法的榜样,儿童就不可能发展具有明确的自我同一性。反社会型人格障碍患者对坏人和对同伙的引诱缺乏抵抗力、对过错缺乏内在怨疚心等现象,都是由于他人赏罚的不一致性,本人善恶价值的判断自相矛盾所造成的;他们的冲动性和无法自制某些意愿及欲望,都是由于家庭成员对于自己的行为无原则、不道德、缺乏自制等恶劣榜样造成的。可见,反社会型人格的情绪不稳定、不负责任、撒谎欺骗,但又泰然而无动于衷的行为,都与家庭、社会环境有重要的关系。
由于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治疗难度很大,所以重在预防。这包括重视婴幼儿及儿童的心理卫生,重视母爱的作用,重视对集体游戏的参与行为,重视礼貌、同情心及集体意识的教育,鼓励儿童积极参加集体活动。通过学习、劳动、体育锻炼和各种文娱活动,培养儿童良好的性格,这对预防反社会型人格的形成大有好处。
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的治疗,可分为心理治疗、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及精神外科治疗等。专业治疗工作者应通过与人格障碍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治疗环境,以引导其认识自己的人格缺陷,纠正其偏离的行为模式,鼓励其点滴的进步,制止其错误的行为冲动。通过上述努力,可望获得一定的效果。
对于情绪易激动,行为易冲动,自我控制力较差者,可给予一定的药物治疗。如患者攻击行为明显,冲动后果严重,可在经过本人及家属同意后,进行相应的外科手术治疗,以改变其攻击性强的个性。这类人应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总之,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的危害性不容忽视,全社会应对此予以关注。
后一篇:你们的婚姻真的牢不可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