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舒朗董事长吴健民:我比女人更了解女人

标签:
杂谈 |
“女装教父”舒朗董事长吴健民接受快报专访
舒朗董事长吴健民:我比女人更了解女人
□他自创胡子文化,称留胡子的男人胆小心细
□他分享“育女经”,教女儿外在简单内在高贵
·2012年7月
http://s1/middle/4ca329e0hc62eb0597980&690舒朗董事长吴健民:我比女人更了解女人" TITLE="【媒体报道】
前段时间,第八届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颁奖盛典在北京举行,舒朗又抱得荣誉归——拿到了创新大奖。在颁奖典礼上,身为董事长的吴健民如是发表获奖感言:“我们要创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时尚,做自己,真棒!”
这是这个“大胡子”男人又一次赢得业界的尊敬。仅仅是13年的时间,舒朗女装就闯进了中国女装品牌的第一阵营,舒朗的缔造者吴健民也被推上女装教父之位。7月17日,在舒朗总部,本报记者专访吴健民。两个小时的时间里,吴健民侃侃而谈,粗犷壮实的外表,与其随性细腻的内心形成了强烈对比,这个自称比女人更了解女人的男人,确实名不虚传。
谈着装>>
大光头、长胡子,坐在记者面前的吴健民一副艺术范儿,让人一下就感觉他就是时尚女装品牌的掌舵者。
他把头转向本报女摄影记者,“你的身材比较高大,不太适合穿这种肥大衣服,穿紧身服可能更好一些……”
他目光犀利,说话语速很快,最后点评,总结了一句话:“你穿的衣服不合适。”
吴健民不是第一次这么做。喜欢点评别人的着装,这是他的习惯,甚至成了他的爱好;也有人慕名前来,希望他提提穿衣搭配的意见。
他个人对穿衣也比较重视。“虽然不像女人那样精细打扮,但我出门都会多考虑一下服装搭配,尤其是在特殊场合的时候。”吴健民指着挂在墙上的一排排照片说。照片都是他在不同场合和各界人士的合影,他衣着前卫,如果不是认识他的人,很容易会把他当成某位星爷。
谈产品>>
点评别人的服装,他很自信。这种自信从何而来?“据说圈里人有句话,说吴健民比女人更了解女人。”记者话音刚落,他哈哈大笑。问他是否认同,他并不否认,甚至还有些默许。
舒朗的员工说,舒朗女装的每件款式都是从未学过服装设计的董事长一手操刀的。
用吴健民自己的话说,与其说是对女人的透彻了解,更不如说是对时尚的精准把握。“时尚是个美的概念,舒朗能引领时尚潮流,离不开与它倡导的时尚态度。”他说。
一尺长的胡子,是吴健民身上最个性所在。这一脸大胡子,已经跟了他7年。7年前,吴健民有了一个让他引以为豪的发现:留胡子的男人胆小心细像女人。“我比你们的这两位女记者肯定心细。”他开玩笑,又很认真。
他更愿意将胡子与文化联系到一起。用他自己的话说,“胡子赋予我文化感。”7年前创立了“胡子文化”之后,他就决定不再刮胡子。
他将自己定位为文化人,而不是企业家。他挂在嘴边的话是“做产品更是做文化”,舒朗旗下美之藤、名作、醉酷等8个产品品牌,名称都是他自己亲自命名。在他看来,每个名字都是一个艺术品,也是舒朗文化的精灵。
“时尚与奢侈品无关。”他用手划拉着自己一身的休闲服,坦陈个人对奢侈品没有喜好,买什么不买什么,全在喜欢与不喜欢。
谈成功>>
1999年,时任栖霞市经协委主任的他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弃官从商。这一年,他正好30岁。放弃了安稳的工作和生活,吴健民说,当时确实没有考虑太多。
“事实上,当时的选择题很少。”吴健民说,当时根本没有什么房地产、金融、IT等热门行业,这些还没有成气候,服装算是比较开放的一个行业,“误打误撞就进去了。”
刚进去的时候,吴健民的日子并不好过。很长一段时间,还不懂行的吴健民频频“呛水”,甚至连工人工资都一度发不出来。
“不要把幸运当做能力,扎扎实实做好该做的事情才是最重要的。”吴健民说,琢磨这十几年的商场滚打,成功的经验只有一点:坚持。
坚持的代价自然很高。记者问:如果回到十几年前,你的选择会改变吗?
他的回答很干脆:我既不会选择做老板,更不会选择做女装。“再选择一次的话,希望自己别再那么累。”
谈生活>>
与众人前的侃侃而谈相反,吴健民私下里是一个非常喜欢独处、喜欢安静的人。
正是这种内心深处对自由的无限渴望,让喜欢安静的他变得不再安分。在吴健民眼里,当上老板之后的最大好处就是:自由了。“财务上有钱了,想买什么就买什么;爱好什么都可以去实现;时间也任由自己支配。”
上午安排一下工作,然后喝一个小时的茶,中午午休,下午再喝一个半小时的茶。吴健民说,他给自己安排的日程简单而有规律,不过他也随性而为。“如果想出游,我随时都可以出发。”
“13年的时间,我驾车走遍了胶东半岛大大小小的山,都是一个人。”吴建民说,他喜欢自驾游出行,把车开到山脚下,车子扔在一边,自己爬上山去,要么是往草地上一趟尽情享受自然。
“如果为了赚钱让自己很累,那么赚钱干什么。”吴建民说。问他的个人爱好,他说几乎没有。不抽烟不酗酒,甚至不参加应酬。如果一定要找一个兴趣的话,那就是钓鱼。“我钓鱼的时候很投入,钓上一天也可以,谁给我打电话我都不接。”
吴健民的办公室里,摆放最多的除了书就是照片。“现在什么书都看,年轻的时候喜欢看人物传记。”在他书架上,传记类图书摆了整整一层。“不过,我没有仰慕的英雄。”
谈家庭>>
朴素的穿着,灿烂的笑容,照片上吴健民的女儿如同一个邻家女孩,“我女儿一点儿都没有富二代的优越感。”
谈及家庭,他最愿意谈的是17岁的女儿。女儿上高二,这个暑假,一个人去了北京,租房子、上辅导班,为她考取哈佛的梦想冲刺。
采访间隙,吴健民有好几次打断记者的话表示要发个短信。短信的接收人都是他的宝贝女儿,吴健民还颇有兴致的给记者念了好几条女儿发给他的短信,有一条是“爸爸,我昨晚梦见我在打拳击,屡战不败。然后同屋的姐姐把我叫醒了,她说是我内心在发泄学习的劳累。哈哈,我成战神了。”
吴健民只有一个女儿。对女儿的教育一如他对待自己的态度:随性。不过,女儿很争气,也很勤奋,从小就跟着他参加公司的会议,还去车间和普通工人一样去干活。
外在简单、内心高贵,这是吴健民对女儿的要求。女儿的老师发来短信,询问是否让孩子参加美术培训班,吴健民的回复希望能单独辅导。“有权力有能力享受单独辅导,有该享受的就享受。”吴健民用郑重口气说,他觉得没有必要刻意的压制女儿,既然有这个能力,就应该让女儿享受到该有的享受。
女儿独自一人在北京生活,他没有丝毫的担心,“她无论是心态、道德还是责任,各方面的素质都已超越了我。”
吴健民笑着说,如果女儿能够成功进入哈佛,他打算给企业家朋友们开一个讲座,传授自己成功的“育女经”。孩子,是他最成功的作品,他愿意与人分享成功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