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立法办公室禁烟,能走多远?


标签:
杂谈 |
广州立法办公室禁烟,能走多远?
文/洛朗
昨日(2010.4.28),广州市控制吸烟条例》在广州市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获得通过。条例规定,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的办公室、会议室、礼堂、公共走廊、电梯以及本单位的餐厅、咖啡厅禁止吸烟。违法吸烟、拒不改正者可处以50元罚款。
伴随该条例的产生,在本土的新闻网站记论坛上,“办公室该不该禁烟”成为讨论的热点,市民、专家以及人大代表几乎一边倒地支持办公室禁烟。更有市民直指,如果条例规定“办公室可以吸烟”,这样的条例等于是给广州“抹黑”。
据了解,在该条例产生的过程子,是否应该将办公室等工作场所纳入控烟范围,成为条例审议过程中的争议焦点。在今年3月17日广州市人大常委会对控烟条例进行二次审议时,曾删除了一审稿对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礼堂、会议(厅)室、办公室、办公服务大厅等工作场所禁烟的规定,引起市民和控烟人士的关注。而最终,控烟条例重启对工作场所的限制,甚至规定:对应设置而未设置吸烟室(区)的经营者以及户外设置烟草广告的相关经营者等给予罚款。
面对该条例的彻底性,众多受访者表示理解的同时也感到稍许的疑惑:广州此次控烟条例如此彻底,其动力何在?可持续性将如何?......面对普通百姓众多的疑惑,笔者认为广州此次先行改革之风的动力在于:
一、外部动力:中国作为《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的缔约国,该公约要求中国2011年实现全面禁烟,也是促使广州控烟加大力度的原因。
二、内部动力:今年,除了上海世博外,广州也将举办亚运会,因此,作为举办城市,严格控烟的举措下是广州不愿意看到“烟雾缭绕有损城市形象”的风景。
作为烟草大国,该条例的出台自然会遭到一些老烟枪的强烈反对:“我们领导就是个老烟枪,领导吸烟谁来监督?”一位代表在该条例审议时的发言,引来了专家们的热议。广州市控烟协会会长姚蓉宾举了北京控烟的一个例子:“北京市一位领导常在开会时吸烟,而且不听劝告,最后由市人大出面,约他谈话,把他在办公室吸烟的行为纠正过来了。”姚蓉宾鼓励市民要有勇气对身边的吸烟者说“不”。
因此,此番举措能否收到成效,或者使得该次立法能够给广州带来清洁的公众场所,提升城市品牌,还得看该法的实施效果,即立法成功后,执法的效果将关系控烟行动的成败。故,广州办公室禁烟,能走多远,关键还得看广州市民的公民意识,还有执法者的决心。

-
0(0%)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