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分类: 印象客家 |
但是,一直很无力写下关于其的片言只语,因为其给我的感觉就是总让人感到缺乏一种舒适的氛围,脏乱差是很深入每一个初到者印象的感受。
其他的,都难以说出。
朋友曾经跟我说过:潮州是个慢热的城市,需要细细、慢慢的,假以时日去体会才会喜欢的城市。
于是,我常常想,广州是不是这样呢?
于是,带着心情去深入,花上那么点时间去体会,行走于广州的各个地方,大街小巷,或者细细观察生活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子民,看着他们工作生活。
但是,无论自己怎么去体会,依旧摆脱不了那个感觉,也许是自己的流浪性格使然,注定不能深入每一个驿站。
在天河城,应该说这是广州比较繁华的地段了。中信大厦、广州购书中心、体育中心等广州标志性建筑都聚集在这周边。或许,有人会说:来了广州不去上述的地点,就等于没来广州。但是,或许没有多少初来乍到的外地人会发现在繁华的天河城背后仍有便宜的5元快餐店及走鬼水果摊等担挑摊档。
或许,它的繁华已经掩饰了这些隐藏于背后的真实的底层生活现状。
这是每个中国城市的现状:贫富差距的悬距,已是难以掩饰的伤口--血淋淋的。
这不是广州特有情况,故不能将其怪罪于广州。但是心里仍不能安宁。
广州给予我触动的不是什么标志性建筑,而是去年在广州的购书中心的大门口,见到的一个情景:
一对夫妻在拣拾人们扔在地上的广告宣传单。从他们手里拎着的大塑料袋可知他们是拾荒者。炎炎的烈日,照得他们黝黑的皮肤渗出一滴滴汗水,且随着他们不停重复的弯腰拣拾而不停从鼻尖滴落。那位男的不顾这些,但是其很仔细,时不时擦擦手后从裤袋里掏出满是褶皱的布团递过给那女的。或许,那男的是比较腼腆的,递完就会脸上泛起一丝红晕;而那女的则接过报以温婉的一笑。
这过程没有片言只语,但是我却已经深深地被打动了。
那刻,发现:冰冷、无言的城市,依旧有着一股温情,哪怕是生活在底层的人民。这是希望,也是执政者的福祉:它的子民这地步仍能安宁地接受这残酷的现状,它知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