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室外,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啦啦操、武术、羽毛球、篮球、踢毽子……个个酣畅淋漓,仿佛跌进了幸福的海洋;室内,葫芦丝、围棋、合唱、书法、绘画、陶艺制作……孩子们真正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6月5日,记者在洪江区幸福路小学见证了该校幸福大课堂的幸福画面。
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近年来,洪江幸福路小学提出了“让每一个生活在幸福校园的孩子幸福得像花儿一样”的办学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免费开设了各种形式的“幸福课堂”。
“十八般武艺”免费挑,让孩子能“文”能“武”!
“幸福课堂对学生全是免费开设,学生每周四下午不用带书包,完全放松!
此刻,是孩子们最开心的时候。”该校刘文颖老师喜笑颜开地告诉记者,幸福大课堂主题鲜明、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古筝、管乐、葫芦丝、围棋、合唱、书法、绘画、陶艺、计算机、舞蹈、啦啦操、武术、羽毛球、篮球、乒乓球、田径、幸福小记者等共计三十多个。
下午两点半,记者走进学校的陶艺班,学生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创作陶艺作品。一块洁净的泥土,一碗清灵的泉水,经过一双双灵巧的手,一件件独一无二的精美的作品,慢慢显出它的“庐山真面目”,学生们露出了开心自豪的笑颜。教室后面则摆放着学生们平日制作的各种陶艺作品,个个惟妙惟肖。三台陶艺拉坯机器整齐地摆放在地上。刘文颖老师告诉记者,为满足学生开设陶艺课的愿望,学校特意花费两万多元购买了陶艺拉坯机器,陶胚做好后,学校便把学生做好的陶胚送外烧制成形。
幸福小记者课堂让每个学生走进了广阔天地。每年,从“星空庄园”的绿色疏菜基地到怀化日报社,从黄花油菜地到怀仁大药房,都活跃着幸福小记者们的身影,小记者们经常将自己走出课堂的所见所感诉诸文字刊登于报纸上。该校六年级学生胡璨同学参加的是幸福小记者幸福课堂,她高兴地告诉记者:“当了幸福小记者,自己觉得很开心,可以学到许多课堂里学不到的东西。”
孩子们在活动中开发了智慧,增长了见识,收获了友谊,增强了自信……
但,这样玩下去行吗?小孩的成绩怎么办?
起初,学校有部分孩子家长会有这样的质疑。面对质疑,幸福路小学刘雪红校长解释:“学生学习的面是很宽泛的,不仅仅在于课本学习,通过各种活动对学生进行‘润物细无声’的无痕教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高认识,规范行为,开发潜能,也是一种很好的教育。所以,好的成绩和幸福课堂两者并不矛盾。”
该校三(一)班曾思凯的妈妈肖娟,对学校幸福大课堂的开设就深有感触。为了锻炼身体,加上曾思凯对羽毛球项目也有浓厚的兴趣,曾思凯参加了学校的羽毛球班。“平时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参加羽毛球班后,我发现他性格变得越来越开朗,更有自信了。”
锻炼身体是家长最初的想法,但到最后却意外的收获到了快乐、友谊、智慧与自信,这是作为家长肖娟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
“幸福教育”理念深得人心,人人甘当免费辅导员!
学校幸福大课堂本学期共计开设了35门兴趣课程,这么多专业课程的开设,光靠学校老师去教是远远满足不了需求的,为最大限度地提高兴趣小组的教学质量,很多老师都是学校外聘的校外辅导员。
在幸福路小学校长室,刘雪红校长拿出一叠校外辅导员聘请书告诉记者:“最可贵的是这些校外辅导员都是无偿服务!”在幸福路小学的“幸福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洪江区现在形成了人人关心教育,人人关爱下一代的良好氛围,外聘的辅导员当中有退休专业教师、学生家长,甚至还有刚毕业的专业学生……
曹艳辉老师现在是洪江区京剧票友,凭着自己对京剧的喜好,跟随老艺人徐梅青到学校当了免费的校外辅导员。“吊嗓子”是京剧的一种特有的发音方法。起初,曹艳辉老人老是埋怨这些小不点们老唱不出“京味”,一度对孩子们失去了信心,曾想过放弃。但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曹艳辉老师发现,孩子们的接受能力特别强,他们身上所具备的能量远比人们所想象的要强。渐渐的,孩子们的发音还“真像那么回事了,而且唱的还蛮好,孩子们对京剧也越来越感兴趣了”。
说到这里,曹艳辉发出了爽朗、欣慰的笑声。
孩子们学京剧的点点滴滴,在曹艳辉老师看来,既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更让京剧爱好者们欣慰的是,像京剧这样的民族瑰宝,能走进了小学生的课堂……
2014年7月,该校四年级学生粟泓杰在贵州省遵义市首届葫芦丝巴乌全国邀请赛中获专业组铜奖及1000元奖金……
看着孩子们一个个骄人的成绩,一张张可人的笑脸,幸福路小学的家长们从心底里为学校“点赞”。
【记者手记】在学校采访期间,像是经历了一场快乐的旅行,自己的心被孩子们的笑脸所感染。素质教育的项目很多,幸福大课堂——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而教育的一部分。在记者看来,只要学生真正开心了,社会及家长真正认可了,就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该报道选自6月12日《怀化日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