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地”的传说
在洪江古商城邮电局所在的那个地方,过去是一个由青树岭、贺家山、歌诗坡等几座小山坡围垅成的小盆地。中间有一条小溪,发源于嵩云山,然后自西向东流过盆地,注入巫水。在溪边有一座莲花塘,塘里长满了各种颜色的莲花,有粉的,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十分美丽,于是这里也就称作了莲花地。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在这莲塘边上,有一个用竹杆、木棍和荷叶搭成的窝棚,住着娘儿俩,娘虽然刚过中年,但双目失明,穿衣吃饭等都需要儿子照顾,几乎就没有离开过那个窝棚。儿子姓杨名春宝,从小就生活在这莲塘边上,已经十几岁了,长得眉清目秀,英俊潇洒,大大的眼睛,高高的个子。除了种管一池荷花莲藕外,还要上山打柴种菜,洗衣做饭,照顾失明的母亲,是一个勤快孝顺的好后生。他对人忠厚,聪明过人,而且从小就酷爱读书,因为家里穷,买不起书,也上不起学,常常跑到有钱人家的房后,爬着窗子听先生给有钱人的孩子上课,并把听到的默记在心,回到荷花塘边的窝棚后,再用木炭记写在荷叶上面,一有空闲就对其进行复习和研读。
杨春宝除了酷爱读书外,花费时间最多的就是侍弄池中的莲花。
他是个闲不住的人,每年的春天,就把莲花种籽儿,种在池塘的泥土里,然后坐在池塘边上,一边等待种下的荷花发芽长叶,一边背诵研读偷偷学来的文章。慢墁地荷叶就长了出来,青翠绿嫩的荷叶,有的在风中揺摆,有的在水面飘动。下雨时,青蛙们就把它当做遮雨的小伞,躲在下面免遭雨水的淋湿和点打。早晨时,晶莹的露珠在荷叶上滚来滚去,像一颗颗闪闪发光的珍珠,美丽极了。
到了夏天,绿叶丛中,一支支荷花亭亭玉立,像娇羞的少女,满脸粉红,微微含笑,那片片荷花,像撑开的一张张绿伞,有的轻浮于湖面,有的挺立在绿波之上,似层层波浪,如片片翠绿。荷花的花瓣,洁白如玉,花里托着深绿色莲蓬,莲蓬向上的一面有许多小孔,里面的种子好想都还在睡梦中,他们是那么的优雅,那么的安静。春宝望着这一池叶绿花红的莲花,心里的那个高兴,真是不知用什么词语进行形容了。
秋天来了,满池的绿色惭惭褪去,雨伞般的荷叶萎蔫了,挂在黄褐色的荷杆上,如同败了色的百皱裙一样。虽然失去了原有的美艳和丽色,但春宝仍把它们当作珍宝一样,一张张地剪下来,小心意意地展平后,一沓一沓地迭起来,码放在窝棚里面。选出那完好没有缺损的,用来代替纸张写字作文章,其余的便将其编扎起来,做成葇软的荷叶坐垫、荷叶枕头、荷叶床垫,给妈妈使用。
冬天,是莲藕的收获季节,荷叶收割后,春宝便小心地下到池塘里去,在泥中摸索着挖出一根根荷花肥硕根茎,洗去表面的污泥后,那洁白如玉的莲藕,就像胖娃娃的胳膊,又脆又嫩,好吃极了。留下些许自己吃外,其余都挑到市上卖了,换回母子俩一年的粮食、油盐及一应生活用品。春宝母子一年的生计,全寄托在这荷花池上的。时间长了,十里八村的人,都知道这里出了一个爱莲种莲,以莲为伴,好学孝顺的俊俏后生杨春宝。
这一年,杨春宝已经十八岁了,正赶上科举大考。那些有钱有势的公子哥儿们,都骑马坐轿的搭伙奔京城去了。
杨春宝也很想进京赶考。但杨春宝以打柴种莲为生,家里非常穷困,哪有盘缠去往京城呢?更让春宝放心不下的是妈妈,进京赶考往返几个月,去了后谁来照顾妈妈呀?眼看着考期越来越近了,杨春宝急得火烧火燎的,但是,为了妈妈,为了这一池莲花,杨春宝只好放弃这次大考的机会。
这时候一个身穿绿色衣裙,手擎荷花灯笼,肩披红色纱巾的妙龄姑娘,来到窝棚,先是向杨妈妈躹了一躬,说道:“我叫莲花,问杨妈妈好。”然后再来杨春宝的跟前,灯光下,白里透红的瓜子脸上,长着一双丹凤眼,配付柳叶眉。纤细苗条的身段,绿色的长裙,随着轻盈的脚步云飘雾卷,简直就是象天上的仙女下凡。看年纪也不过十五六岁,冲着春宝微微一笑,把春宝是羞臊得满脸通红。
给春宝行过礼后,说:“春宝哥啊,今年恰逢大考,为何不去呀?”
春宝回答:“京城科考,是多年梦想,只是母亲无人照顾,莲池需要看管,只能等下次开考再说了呢。”
莲花姑娘说:“春宝哥,为了你的前程,赶快进京赶考去,这两件事就交给我吧。”
春宝说:“你我从未相识,怎可烦劳与你啊,使不得的。”
莲花姑娘说:“春宝哥,我家就住本地,我们做了十几年的邻居,你不认识我,我可认识你呢,这点小事,何足挂齿,只要春宝哥金榜题名,便是幸事呢。”
春宝说:“京城路远,别人已去月余,我去怕也是赶不上的了。再则,我的笔墨纸砚都末及置备,盘缠也还无处筹得呢,实在是去不得的。”
莲花姑娘说:“春宝哥,此有何难?你到池塘中找到最为茂盛的一丛荷花,摘取一片叶子,贴身放在胸口上,只要不掉落,你在进京赶考期间,所需之资随身可取。而且身轻如燕,开考之前定可到达京城,不误考期的呢。”
春宝一听,又惊又喜,站起身端端正正地给莲花姑娘施了一礼,说:“莲花妹妹,困难之中相助春宝,此情此德,春宝该如何报答?”
莲花姑娘笑着说:“区区小事,何足挂齿呀。再说小妹见你品行端正,做事勤肯,苦读诗书,才有心助你一力的。”
莲花姑娘接着说:“春宝哥,天色已晚,我皆回去了,但愿你今番赶考,一举成名呢。”说完,莲花姑娘离开窝棚,消失在黑色夜幕之中。
第二天,杨春宝按莲花姑娘的指点,摘取一片荷叶贴身藏好后,便辞别母亲进京赶考去了。
说来真是巧了,春宝上路以后,全身都轻飘飘地,象一片荷叶,一天能走上百里,既不觉得累,也不觉得困,晚上住店吃饭时,因囊中羞涩,免不了讨价还价一番,但一旦谈妥,口袋里也就刚好有了所需的散碎银两。
就这样,春宝夜宿晓行,在开考之前,到了京城,进了考场。
待到金榜题名时,杨春宝得了头名状元,按照以往惯例,头名状元,不招驸马也做京官。但得了头名状元的杨春宝呢,要做的头一件事,既不是招驸马,也不是做京官,而是要急着回家,把中考的消息,告诉莲花姑娘和自己的母亲。春宝奏过朝廷,带着皇上给他的赏赐银两,一不坐轿,二不骑马,三不带随从,脱下朝服,换上旧衣,早踏露水,晚披霜,只十几日就回到了洪江。
见过母亲,告诉母亲说:“这次进京赶考,金榜题名,得了头名状元,很快就要去京城做官了。”同时问母亲,在进京赶考期间,生活如何,可有人照顾?母亲说:“春宝啊,自你进京赶考后,一个多月了,每天都是莲花姑娘来帮我洗衣做饭,陪我讲话睡觉,做完家务事情后,一有空就下到池塘,修剪荷花,管理莲藕,里里外外,照顾的可周到了呢。”
杨春宝带着感念之情,来到池塘边上,看到荷叶莲花长得更茂盛,更水灵了,心里非常高兴,一边看一边想着那个莲花姑娘,自己拿了人家的宝物,受了人家的大恩,哪有不报答的道理啊?可怎样才能找到她呢?坐在荷花塘边,不吃也不睡。想着想着,猛一拍大腿,鞋子没脱,裤角没挽,就下到了塘里。干嘛呢?聪明的春宝忽然想到:这莲花姑娘决不是凡人。说她名字叫莲花,那准是眼前这池塘里的莲花,这么说,她一定是住在这个塘子里的莲花仙子,我一定要找到她。
春宝进了池塘,瞅瞅周围无数的荷叶和莲花,为难了,这么些荷叶和莲花,是那一片那一朵呢?春宝只好看看这片,又瞧瞧那朵,并轻轻的用手将每片荷叶,毎朵莲花都抚摸一遍。从早晨到天黑,从天黑到黎明,一天一夜也没找到要找那片荷叶、那朵莲花。春宝摸着被露水打得湿淋淋的衣裳,望望塘里的荷叶和莲花,也都挂满了露水。春宝机灵一动,就想到莲花姑娘那么地水灵漂亮,化作荷叶莲花也一定是最水灵、露水最多的。于是,春宝就一片一朵地比较,寻找露水最多的荷叶和莲花。沿着塘边从外到内一圈一圈,一片一片的荷叶莲花都找过了,没有。就剩长在池塘中间深水中最后一丛荷花了,春宝满怀深情地向深水中走了过去。水,立刻就没了春宝的脖子,连出气都费劲了。但春宝依旧是一片一片,一朵一朵耐心地找呀找,最后竟真的找到了一丛叶片比脸盆还大,叶窝中聚积的露水足有一瓢勺的特大荷叶,和并蒂双联、鲜红娇艳的特大莲花。
春宝乐得眉开眼笑,伸手就去拽那丛荷叶和莲花,那丛荷叶和莲花呢,看到春宝来到跟前抚摸自己时,一下子就变成了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春宝先是愣了一下,但马上就认出了莲花姑娘。见自己的手还拽着莲花姑娘的胳膊,连忙缩回手来。
莲花姑娘也不好意思地红了脸,低着头说:“春宝哥,你中了状元,要去京城做官了,也不忘本,不忘母亲,不忘这一池菏叶莲花,还是这般的至厚忠诚,小妹有心终生陪伴春宝哥,喜结莲理,不知春宝哥可愿意吗?”
春宝一听,惊喜万分,忙说:“春宝我这辈子,从小就喜欢菏叶莲花,第一次见到你的身姿,就被你的美丽所吸引所感动。你是如此洁白清爽,在绿色圆叶的衬托下,越加高雅端庄。我呆呆的望着,露珠儿在你的裙带上滚动,小鱼儿在你的脚下尽情欢畅,蜻蜓围着你翩翩起舞,青蛙也爬上你的裙带,为你歌唱,春宝我要能有莲花妹妹陪伴终生,求都求不来,哪有不愿之理?”
说罢,春宝一下子拉起了莲花姑娘的手,高高兴兴地来到窝棚,再次见过母亲,说明原意,母亲更是高兴的不得了。
春宝和莲花姑娘成亲后,当朝的皇帝也被春宝与莲花姑娘真挚的爱情所感动,同时考虑到春宝还有双目失明的母亲需要照顾尽孝,万事孝为先,于是便改变了让杨春宝京城为官的旨意,特许设立洪江商城府,将当朝状元杨春宝高配低就,任命洪江商诚府府伊之职,并从国库中拨出专款,在莲花地修建了府伊衙门。
从此开始,莲花地不仅是洪江的风水宝地,而且也成了历朝历代洪江官府衙门的驻地。现在洪江的莲花地,繁华热闹也不亚京城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