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代的男宠看上下级关系

标签:
爱在中国行读书随笔社会现象不敢枉言的blog文化 |
分类: 说文谈史 |
《韩非子·说难》中讲述了两个故事,第一个是“公车私用”的故事。卫灵公有个男宠叫弥子瑕,长的漂亮而且柔媚,很受宠爱。一天晚上有人告诉他,他的母亲病重,弥子瑕听说后恨不得立刻飞到母亲身边,可是京城离家甚远,有心私自用卫灵公的“轿车”,又惧怕受到断足之刑的惩罚,因为卫国有明文法令,私驾君王马车的人要判断足之刑。怎么办?为了尽快赶回家去替母亲求医治病,弥子瑕置国家法令与不顾,假传圣旨动用了卫灵公的座驾。卫灵公知道后,不但没有责罚弥子瑕,反而称赞他是一个大孝子!
第二个是“分桃”的故事。在一个蜜桃成熟的季节,弥子瑕陪卫灵公到果园游览,满园的桃树结满了白里透红的硕果。弥子瑕伸手摘了一个熟透的蜜桃大口的吃起来,当他吃到一半的时候,忽然想起了身边的卫灵公。便把吃剩一半的蜜桃递给卫灵公。卫灵公毫不在意地接过弥子瑕吃剩的桃子,并且表扬他说:“这真是爱我的表现啊!”
后来,弥子瑕年老色衰,逐渐失去了卫灵公的宠幸。但弥子瑕仍然自持与卫灵公关系密切,做起事来无拘无束,这时,卫灵公再看他就不顺眼了,对他的态度出现了180度的大转变,以前的优点变成了缺点,说:“这家伙过去曾假传圣旨,擅自动用我的车子;把吃剩的桃子分给君王,藐视君威。至今他仍旧习不改,还再做冒犯君王的事!”后来,卫灵公把他给办了。
我们暂且对韩非子的立意不加讨论,就故事中所反映的问题,也就是如何处理好与上级的关系作一些现实的探讨。
古代伴君如伴虎,现实社会也常有人感叹,到底与领导如何相处?在上级面前到底该保持怎样的态度?有人说,当然是卑躬曲膝,领导让干啥干啥。不错,对领导阿谀奉承事事惟命是从,这样的人,领导自然喜欢,但是这样的人往往被认为能力有限政绩平平,虽然得到领导的照顾,但要想更进一步,恐怕会有很多阻力,领导也会担心在他离开以后再回来办事的时候,这样的人是否有能力办成?这还是好的思考角度,万一让领导认为你是当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两面派,那你的处境就会陷入可怕的境地。
还有人说,那就当面对领导笑容满面背后按原则办事。这当然既可以讨领导的欢心,又不失自己的人格,还可以避免领导对你的防范。可是,一旦领导觉察了你的“良苦用心”,就会觉得你是“皮笑肉不笑”,或是“笑里藏刀”,觉得你可怕,那么你的处境会比“两面派”还要危险。
还有人说,领导算个屁,我干嘛非要看他的脸色行事,干好我自己的事,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就行了。这的确是个正直的人,但是这样的人会被领导认为过于清高,而且目中无人,领导都不放在眼里,其他人更不用说了,一旦得罪客户或者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就得想方设法帮你擦屁股,到时给公司造成的损失是难以估量的。这样的人被领导认为是高傲的人,难缠的人,具有叛逆精神的人,不可接近的人,那么领导就会时常对你加以提防,一是防备你出错捅娄子,二是防备你向上级打小报告。如果领导时常将你看在眼里放在心里,你的日子能好过吗?
《战国策·魏策》记载了一个“钓鱼”的故事,魏王有一个男宠因受宠爱被封龙阳君。有一天,龙阳君陪魏王钓鱼,他触景伤情,抹起了眼泪。魏王问他为什么?龙阳君回答说:“我觉得,自己就像魏王钓勾上的一条鱼。” 魏王不解,龙阳君解释说:当王钓到一条鱼的时候,心情很高兴,可是很快又钓上了一条更大的鱼,于是便将前面鱼丢弃。这就好象我现在得到您的爱宠,受封得位,人人都因此敬畏我。可我担心总有一天,会有一个姿色超过我的人代替我的位子。到那时,我龙阳君不就成了那条被丢弃的鱼了吗?魏王一听原来如此,连忙赌咒发誓:打令,原来你有如此心事,干嘛不早点跟俺说呢?俺可不是那种不懂怜香惜玉的银!于是魏王发布命令:有胆敢向俺推荐其它美男子的银,俺就灭他九族。
从以上历史故事中,可以看出弥子瑕的不思时务,龙阳君的功于心计,他们都想长久得到君王的宠幸,达到锦衣玉食常享荣华富贵的目的。历史故事对于当代也有借鉴作用,因为当今社会有很多卫灵公和魏王,也不乏弥子瑕和龙阳君这样的银。
欢迎评论我的其他博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