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跟着火炬看中国读书随笔红楼梦社会现象不敢枉言的blog文化 |
分类: 红楼新梦 |
新浪文化博客【深度阅读】栏目推荐
我同情宝玉,反感贾政,因为贾政的家长作风太严重,他对仕途的追求以及对权势的依附令人不耻。读《红楼梦》的时候,贾政每次对贾宝玉大打出手的情节都令我生厌,他对宝玉的管束,严肃多于慈祥,暴力多于爱抚,呵斥多于关爱,言传多于身教。
但是,最近我的看法却有所转变,转变的原因缘于家有中考生。女儿上小学的时候,我是放任自流任其发展,小升初是采取摇号的,在妻子的一再催促下,我给女儿在重点中学报了一个号,没想到一举中的,让不少家长羡慕不已,这也成了我关心女儿的资本。
随着女儿学业的递进,她的前途如何,我不得不为之考虑了。我逼着孩子学习,希望她能考取重点高中,考取了重点高中还希望上重点班,目的是考取重点大学日后寻个好饭碗,其实这也没错,可我越想越觉得自己成了当代贾政。其实所有的父母都是如此,希望孩子走升官发财“仕途经济”的路子,公务员考试之火爆,就是证据。贾政逼着宝玉走科举的道路,我们逼着孩子走应试的道路,我们和贾政有什么区别?
贾政对“潦倒不通事务,愚顽怕读文章。纵然生的好皮囊,原来腹内草莽”的贾宝玉实施的是强硬的家庭暴力,将宝玉的屁股打的皮开肉绽连椅子都不能沾。相比之下,我们这些当代贾政们要“温柔”的多,我们恩威并重赏罚并举,苦口婆心又忍气吞声,为了孩子,我们不惜将脸皮装扮成厚厚的,结果被老师一层一层剥的体无完肤。为了孩子,我们忍受困苦,不顾一天工作的劳累,陪孩子至深夜,有时到黎明。看到孩子一模二模(中考前的模拟考试)成绩不断下滑,真想狠狠地斥责之痛打之,可当我们看到孩子拿着笔熟睡的样子,只能爱恨交加忍气吞声。有时真羡慕贾政,他信奉“棍棒之下出孝子”,我们却不能。
相信不少人都不喜欢贾政,我也不喜欢,但是我们却在不知不觉中充当着贾政。
欢迎评论我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