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汉武帝应是中国纸币的发明者

(2007-07-10 18:49:24)
标签:

史记

汉武帝

钱币

匈奴

铜钱

假币

不敢枉言的blog

分类: 说文谈史
  近日,从媒体上了解到,一元假币海量入世,已经严重干扰了金融秩序,影响着国计民生。这不禁使我想起了汉武帝时期盗铸铜钱事件。

  据《史记·平准书》记载,“从建元以来,用少,县官往往即多铜山而铸钱,民亦间盗铸钱,不可胜数。钱益多而轻,物益少而贵。”汉武帝为了消灭匈奴隐患稳定北方边关,加大了对匈奴作战的投入,投降和俘虏的胡人达70余万,由地方官供养,一年就耗费巨资达100多亿。国内建设上,为畅通道路和水运,开拓道路、开凿水渠花费数十亿。这使文帝、景帝时期囤积的财物消耗怠尽,这时候国家又遭水灾,百姓大多陷于饥饿困乏之中。皇帝命令各郡国尽出仓库物质,号召富豪向贫民借贷,放款借贷利率和赋税等级,仍无法解民与水火之中,致使国家财政捉襟见肘。

  为了保证战争供给,保证百姓生活,汉武帝带头推行节俭,自己减少膳食,减少座驾马匹,号召全国捐助等。对唯一的捐助者——贫民卜式,给予高官厚禄,官至王侯。然而,富商巨贾偏偏蓄积财物,囤积居奇,虽然富可抵国,却不愿帮助国家度过难关,使物价更高,国家财政更是雪上加霜。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只好废除文帝时的“四铢钱”,改铸半两铜钱。但是,民间和官吏中的奸盗之人也摹仿铸钱之法大量盗铸,皇帝很是无奈。

  一次,在皇家花圃中打猎,汉武帝射死一只白鹿,看到白鹿皮那么纯净板正,武帝突发奇想,亲自割下一块一尺见方的白鹿皮命人熟好,然后亲自设计图案和文字命人绣出,做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张皮币。接着召见御史大夫张汤,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张汤,得到张汤的大力颂扬和支持,纸币的前身——皮币就这样诞生了。

  制作皮币时,汉武帝曾经征求大农令颜异的意见,颜异认为皮币太值钱与金银玉器相比“本末不相称”,武帝很是不悦,命令张汤治颜异的罪。张汤以“腹诽”罪将颜异杀害。

  皮币制成后,规定每皮币值四十万钱,是当时铜钱和白金币的数万倍或数千倍。与此同时,命令销毁半两钱,改用银锡铸钱,配以龙、马、龟等图案和花纹,其图案的不同价值也不同,称为“白金”(这应该是当今硬币的前身),将盗铸金钱定为死罪。尽管采取了一系列强硬措施,但官吏和民间盗铸金钱的行为依然没有杜绝。

  据《史记·平准书》统计,“自造白金五铢钱后五岁,赦吏民之坐盗铸金钱死者数十万人。其不发觉相杀者,不可胜计。赦自出者百馀万人。然不能半自出,天下大抵无虑皆铸金钱矣。”大意是:自从铸造白金和五铢钱后五年,赦免官吏和贫民因盗铸假钱而获死罪的人达数十万。天子没有发觉而被地方处死的,不可胜数。自己出钱赎罪的有百余万人。然而,能够出得起赎金的连一半人也没有。普天之下大概所有人都在毫无顾忌地盗铸金钱了。

  汉武帝为了遏制奸人盗铸,真是处心积虑费尽心机,可令他意想不到的是,盗铸假币非但没有被制止,反而有增无减,连王侯大臣也干起了造假勾当。在盗铸假钱事件中,有100多位王侯被牵连,因进献的钱币成色不足和分量不够而被武帝削夺了爵位。

  《史记》中还详实地记载了奸盗之徒铸造假币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将国家发行的钱币磨出碎屑,用碎屑来铸假钱,这直接导致了钱币分量上的不足和商品价格的上扬。不难看出,今人铸造假币与古人有着本质的区别,古人造假是在真的基础之上(起码质材不假),而今人造假则完全是假的了。

  汉武帝用白鹿皮制造皮币,也是被逼无奈情急之下的临时应对之策,虽然皮币没有沿用多久,但却开创了中国大额纸币的先河。北宋的“会子”与南宋的“交子”,都是以皮币为蓝本加以改进而成的。汉武帝发明了皮币,他因此应该成为中国历史上纸币的发明者。

 

 

汉武帝应是中国纸币的发明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