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文化博客【城市江湖】栏目推荐
公交车上,一些人对老弱病残孕熟视无睹拒不让座的事情,也是被媒体鞭鞑的再烂不过的话题,我真的不想就这个“古老”的话题再费笔墨,然而,女儿的一次乘车遭遇却使我不得不再费唇舌,叨唠几句。
女儿说:“今天,我在公交车上一共让了三次座,把我累死了,也气死了。”
我看了看女儿有些红肿的眼睛问:“让三次座怎么就累死了、气死了?”女儿说,她本来坐在前面的座位上,看见一位老爷爷上车,就把座位让给老爷爷坐了,自己到后面找个座位坐下。接着上来一位老奶奶,老奶奶上车后从前面一路踉跄地来到后面,女儿又把座位让了出来。过了一站,女儿找个座位刚坐下,又上来一位老奶奶,这时车上已上满了人,广播里反复播放着“乘客们,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您给老弱病残孕及抱小孩的乘客让个座,谢谢”的提示语,然而,全车人都像耳聋的残疾人一样装着没听见,尤其是霸占了老弱病残孕专座的三个成年人,他们悠然自得的望着窗外或摆弄着手机,任凭弯腰驼背、垫着脚尖也够不着扶手的老人在身旁不停晃悠,女儿只好再次背起沉重的书包,将座位让了出来。
“可是,那三个霸占老弱病残孕专座的成年人,却说我想学雷锋,是爱出风头的小丫头,真把我气死了,他们怎么能这样啊?还是人吗!”女儿说。
我说:“那你也不能骂人啊。”
女儿的眼泪像瀑布般喷涌而下,委屈而又泣不成声地说:“我们学生凭什么就该发扬传统美德?尊老不是还有爱幼吗?爱护儿童也是传统美德啊!我们上学那么远,背着沉重的书包,还要站着乘车,他们不让座也就罢了,为什么还挖苦人?难道他们就没爹娘吗!”一句话问的我无言以对。
为了缓解女儿的情绪,我说:“他们或许没有爹娘吧。”女儿楞着问:“那他们从哪里来的?”我说:“可能从日本。”女儿似有所悟,说:“你在骂人。”我笑了笑。女儿说:“如果以后我管理公交车,就把座位上通上电,专电那些不给老人让座的成年人”。
是啊,女儿的天真也不能说没有道理,女儿的书包,从小学到中学岂止是量的变化,我是看着她的书包日渐加重的。我背过她的书包,二十几斤,挺沉的,不仅如此,有时还要另外用袋子装上颜料、毛笔、墨汁、水瓶什么的,往往使她瘦弱的身体更加步履蹒跚。
女儿在公交车上的遭遇,使我想起了曾经读过的一篇文章,名字记不清了,大意是说,英国人的绅士风度如何让人敬佩。英国人吃饭的时候,男士总是主动将椅子拉出送到女士屁股下,待女士坐好后自己才坐下。同样在公交车上,男士从不跟女士挣抢座位,更别说老弱病残孕了。在他们看来这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是人人都应该做到并不需提醒的事情。
国人在教育孩子时总是说,要与人为善、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可一旦涉及自身利益时,那些曾经用来教育孩子而成年人首先应该表率的传统美德,怎么就顷刻间丧失殆尽、烟消云散了呢!
成人是孩子的师长,有时成人的言行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我无意对那三个不让座还恶意中伤稚嫩心灵的家伙予以鞭鞑,但是,他们的做法实在让人寒心。我不禁想起了鲁迅笔下吃人血馒头的华老栓和华小栓,一些人良知上的缺失、道德的残缺以及意识上的麻木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不得不让我们警惕。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仅仅是孩子们应该继承的,也是我们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该继承并发扬光大的。优良的传统美德是人类崇高的、圣洁的精神境界,不容许任何人来轻视和玷污,反之,若长此以往,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就会失传。
我只想呼吁,在“八荣八耻”教育不断深入的时候,在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我们期盼着那些麻木不仁、良知泯灭、丧失人性、道貌岸然的伪君子,良知的回归和人性的复苏。请原谅我的激动和直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