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感统失调么?
(2010-09-13 13:33:33)
标签:
感统前庭功能失调训练育儿 |
分类: 育儿与孕育 |
在恩恩小朋友入园的第二天,恩恩的班主任就很郑重地跟我普及了一下感统失调的知识,只是,当时的我完全地没有概念,一个星期后,综合孩子在幼儿园内的行为举止,我还是带孩子去了位于月坛的儿研所专家门诊部,挂了24元的副主任医师的号,给孩子做了一个测试,得出了一个结论:前庭平衡功能失调!
结合之前恩恩的各种表现,例如小时候就严重晕车,例如,1岁半才会走路,走路还总是跌跌撞撞地,例如,入园后总是显得那么另类,老师无论说多少遍都置若罔闻,喜欢一个人在教室里乱跑,不管是不是在上课。
做检测的目的是为了证实孩子到底有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出现了,该如何去纠正,我相信还有很多的妈妈和我一样需要去了解这个问题,还有很多的孩子跟我的恩恩一样需要他们的家长来重视这个问题,所以,我愿意将这段经历写出来跟大家一起讨论。
幼儿感统失调不是病,仅仅是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发育(主要是神经系统)没有完善好,造成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某些或明显或不明显的影响,为了帮助孩子纠正那些没必要的坏习惯,我们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知识。
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感统的确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其实,早在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家Dr.J.Ayres(爱尔丝博士)就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并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其代表作为《感觉统合失常学》。
感觉统合就是机体有效地利用自身感官,从环境中获得不同感觉通路的信息( 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前庭觉和本体觉),输入大脑,大脑对输入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包括:解释、比较、增强、抑制、联系、统一),并做出适应性反应的能力。爱尔丝博士认为,感觉统合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的知觉做出反应的过程。只有经过感觉统合,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其具体表现为:
儿童天生就是天才,前庭平衡失调的孩子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协调出现障碍,许多应该很优秀的方面却表现不出来,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很聪明,但学习成绩却很一般,甚至很差,就是这个道理。
明白了原因,就明白了错不在孩子!孩子的问题必须家长去解决。家长,不要因为今天疏忽,造成你一生遗憾!还是那句老话--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
前庭平衡失调它不是病,它的形成与孩子由于生活和饮食习惯而缺少维生素是一个道理,造成前庭平衡功能失调的原因有:
胎位不正、早产或剖腹生产、过度依赖学步车、挑剔饮食,营养物质不均衡、家长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保护过度或娇纵溺爱,会使孩子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的活跃能力下降,对事物的关注能力欠缺,都会引起前庭平衡失调。
针对前庭功能失调的训练
结合之前恩恩的各种表现,例如小时候就严重晕车,例如,1岁半才会走路,走路还总是跌跌撞撞地,例如,入园后总是显得那么另类,老师无论说多少遍都置若罔闻,喜欢一个人在教室里乱跑,不管是不是在上课。
做检测的目的是为了证实孩子到底有没有问题,那么,问题出现了,该如何去纠正,我相信还有很多的妈妈和我一样需要去了解这个问题,还有很多的孩子跟我的恩恩一样需要他们的家长来重视这个问题,所以,我愿意将这段经历写出来跟大家一起讨论。
幼儿感统失调不是病,仅仅是孩子在某些方面的发育(主要是神经系统)没有完善好,造成孩子在学习或生活中某些或明显或不明显的影响,为了帮助孩子纠正那些没必要的坏习惯,我们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知识。
对绝大多数家长来说,感统的确是一个比较陌生的概念。其实,早在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心理学家Dr.J.Ayres(爱尔丝博士)就通过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并提出了感觉统合理论(Sensory Integration Theory ),其代表作为《感觉统合失常学》。
* 虽然聪明,却胆小不敢表现
* 重心不稳,容易跌倒或撞墙
* 咬手指或无法戒奶嘴
* 动作笨拙,难以完成像折纸和使用剪刀等精细操作
* 写字无法在框内,笔画经常颠倒
* 任性,脾气暴躁
* 发音不佳,语言发展迟缓
* 粘人、爱哭、怕生
* 对高度缺乏危险意识,痛觉不敏感
* 喜欢爬高,却不敢走平衡木
* 讨厌被触摸,容易吵架等等。
儿童天生就是天才,前庭平衡失调的孩子大脑和身体各部分协调出现障碍,许多应该很优秀的方面却表现不出来,直接影响孩子的一生。这就是为什么很多孩子很聪明,但学习成绩却很一般,甚至很差,就是这个道理。
明白了原因,就明白了错不在孩子!孩子的问题必须家长去解决。家长,不要因为今天疏忽,造成你一生遗憾!还是那句老话--没有不合格的孩子,只有不合格的家长!
前庭平衡失调它不是病,它的形成与孩子由于生活和饮食习惯而缺少维生素是一个道理,造成前庭平衡功能失调的原因有:
胎位不正、早产或剖腹生产、过度依赖学步车、挑剔饮食,营养物质不均衡、家长要求太多、管教太严、保护过度或娇纵溺爱,会使孩子大脑中的神经递质的活跃能力下降,对事物的关注能力欠缺,都会引起前庭平衡失调。
针对前庭功能失调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