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深圳向左,上海向右

(2022-04-14 23:16:14)
分类: ★麻辣时事---热点篇★

最近 一直想谈谈一下深圳和上海的疫情,总没找到合适的时间而作罢。今天深圳久困囚笼的神兽们(中小学生)终于顺利出笼开学了,让所有深圳的家长们心里大大松了一口气。我也借机谈谈此次深圳和上海对待疫情的不同态度以及结果如何?
       上海和深圳,是中国两座非常重要的城市,都是2000万人口级别的城市,她们又几乎是同时感染上病毒(3月12日新增)几乎一样,最后却有了两个截然不一样的效果,截止4月13日 深圳只有零星的新增了,社会经济常态化,学校也正常开学了;上海连续几天破2万例新增,昨天更是25000多例新增,物价暴涨,四处封城,可谓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网上流行很火的一张“深圳向左,上海向右”截图在朋友圈疯传就很能说明情况:

                上海       深圳

3月12日   65例     66例
3月13日 169例     86例
3月14日 139例    60例
3月15日  202例   92例
3月16日  158例   91例
3月17日  260例   105例
3月18日  374例   77例
3月19日  509例   66例
3月20日  758例   44例
3月21日  896例  28例
3月22日  982例  18例
3月23日  983例   9例
3月24日 1609例   3例
3月25日 2269例  7例
3月26日 2676例  3例
3月27日 3500例  7例
3月28日 4477例  9例
3月29日 5982例  8例
3月30日 5653例   9例
3月31日 4502例  2例
4月1日   6311例   2例
4月2日 8226例    2例
4月3日 9006例    0例
4月4日 13354例  0例
4月5日 17077例  0例

深圳向左:全民核酸 ,上海向右:精准防控
       上海和深圳都是超级大都市,为什么结局却如此不一样呢?很多网友分析原因是防疫初期深圳是采取全面核酸,上海是采取精准防控。为什么上海采取这种精准防控模式呢?
       很多网友抨击上海疫情失控了,当时为什么不学习深圳全面核酸防控。其实这波防疫初期大家都很迷茫,老婆解释说深圳和上海采取2种方式抗疫 当时也无从比较利弊,而且国家也想关注一下哪一种模式更适合国情,像深圳、上海这种城市,一次治理+封城损失上百亿是有的,不是每个国家都有经济实力承受得住! 三年来疫情已经常态化,上海和深圳都在探索在新形势下,以最小代价保持防控疫情和发展经济的平衡! 到底哪一种防控效果更好?探索是要付出一定成本的。精准防控也好,全民核算也好,本就无可厚非的。
        上海和深圳的pk,失败就失败在对疫情的傲慢态度上。
 
深圳向左:万众一心 ,上海向右:精致高傲
上海是中国最有“贵族”气息的城市之一,有自己的骄傲资本,当然排外性也很强。
深圳是中国最年轻的一个城市之一,也是最不歧视外地人的城市,因为深圳本来就是移民城市,包容性很强。
      疫情之下,深圳向左,上海向右。  
       深圳高度重视疫情,万众一心抗疫,迅速控制了疫情。上海人输就输在没有深圳政府的决心,也输在没有深圳人民抗疫的配合度,上海的疫情失控某种意义上其实是败给了自己。
我们不妨做个假设,深圳和上海抗疫模式就算互相反了过来,深圳再不济也不会闹得像上海那样不可收拾,同样上海也大概率做不到深圳那样迅速清零。一座城市的抗疫决心和万众一心才是最重要的。
     上海人正是输在没有深圳政府坚决抗疫的决心和决策力,也输在没有深圳人民抗疫的配合度和意志力。
      深圳一声令下政府部门公务员身先士卒就投入一线抗疫,我身边很多政府单位上班的熟人都是第一时间投入基层抗疫工作,我妻子一个小学同学在深圳市区法院上班,不仅她要去一线配合核酸检测,连她的上司法院院长都亲自奋战在一线15天。而且深圳是志愿义工之城有270万深圳注册义工, 我楼上的租户阿姨是一名教师也是一名义工,像她那样疫情期间为深圳奉献爱心劳动的红马甲遍布每个大街小巷,特别是疫情封控的那一周,申请当志愿者的实在太多了居然把“志愿深圳”小程序被挤爆了。就是因为这么多无私奉献的人,深圳疫情封控的那段时间 几乎不需要外地的人力支援就内部搞定了人手不足的问题。

      上海则跟深圳不太一样,深圳做疫情一呼百应,跑步进场,全员核酸一周3检,一周就完成了8000万人次以上的检测,深圳速度效率是杠杠的好。而上海政府本身就缺乏足够的决心和牺牲精神,还解释“上海为什么不能封城”是怕封城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和全球的经济! 上海的群众也同样不太愿意配合, 核酸检测的时候大家要么盛装出席,好像参加时装show;要么是爱答不理,不愿意下楼,比如上海某小区的大白喊大家领物资时候来了500人,喊大家做核酸时候只来了300人,大白们求爷爷告奶奶让大家做核酸,人累心也累。就这样上海疫情怎么可能好呢?就像我之前说的那样深圳和上海抗疫模式就算互相反了过来,上海也做不到深圳那样迅速清零。一座城市的抗疫决心程度才是最重要的。三体有句话非常经典:“弱小和无知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上海疫情控制不利有一部分原因确实是上海本地人的傲慢。

深圳向左:封而不闭 ,上海向右:坐困围城

深圳和上海疫情都是封城,深圳物价稳定供应充足,上海却物价暴涨,几根葱好几十块,一头白菜一百块,某明星嗮一个肉菜礼包上千元。为什么出现如此大的区别?
因为深圳封城时,做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定: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全市商超人员,餐饮从业人员,外卖配送人员不封。餐饮的不让堂吃但允许打包。我们社区给每家每户一张通行卡,每家每户一周至少可以出入三次,你可以自由去超市采购物资,也可以去菜市场买菜买肉,甚至取快递拿物资,市场物资供应非常稳定, 在有限的通行里,社会生活井然有序,做到了防疫和生活两不误。外卖员也可以送外卖,保证了物资的正常流通,外卖小哥怕隔离出不来甚至出门都带被子,他们打通了物资运送的最后一程,保证了物资的正常流通。
而上海这一次疫情备受诟病的地方,就是抢菜抢不到,物资供应出现了问题,引发了群众的不满。究其原因,就是原有的配送体系出现了问题,外卖员、快递员很多封在了家里,运力严重不足。他们把这样的配送安排给了居委会和社区,而社区和居委会因为下达的任务太多太重,再加上没有经验,于是出现了大问题,而且也出现了很多负面的信息。

深圳向左:来了就是自己人 ,上海向右:优越的本地人
深圳每一个小区,每一栋大厦,每一个地铁出入口,遍地都是核酸检测点,而且都是免费的。不仅如此,大街上还有移动的核酸检查车,深圳还有“招手即停”的疫苗接种车。没有做核酸的人逮着就给做核酸检测,最快3个小时就可以出结果,给居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深圳还是疫情之下全国第一个建立了“宠物方舱”的城市。深圳就是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市民:
什么才是原则下的变通,什么才是人性的温度!

上海采取的是大纵深的合围,靠社区和居委分发物资,大白们累得瘫倒也无法解决推挤如山的物资。一方面是饿的嗷嗷叫的上海人隔离出不去,一方面是浩瀚的物资 外卖,堆放如山进不去。而且不断爆出各种负面新闻,比如物资优先派送上海本地人,涉嫌倒卖外地援助物资,上海防控严密,飞机高铁高速的漏洞犹如筛子疫情外溢全国,甚至出现了上海母女精准“投毒”杭州的情况。

       我一个苏州的客户也感叹饱受上海疫情影响,她说现在苏州疫情也不容乐观,严防上海的扩散,苏州快递也进不去了。她很是羡慕深圳这边那么厉害,可以那么迅速解封。我想说的是深圳的迅速解封真的离不开政府深圳的决策层有强大的思辨和纠错能力,离不开深圳上层管理不计人力物力财力成本的投入,也离不开深圳每一个人,都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守护这座城。
       这是一座人力可以创造奇迹的城市。这也是一座充满温情,抱团取暖的城市。没有阶级对立,不见荒诞浮夸,他们只是低调而踏实地,在这片热土上拼搏,奋斗,这次疫情封控,深圳几乎没有什么负面的新闻,有的是一个个温情故事:
     一名深圳南山网友开了一家售卖包子、豆浆等早餐的小店。因为疫情来袭,生意受到了一些影响,进而还影响了自己情绪,所以就在深圳卫健委的公号上留了言。 “当时也没多想,说穿了就是宣泄一下情绪,没想到惊动了政府多部门,这么快就能听到我的声音,也没想到他们这么快登门来慰问和安抚,而且还实打实帮我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我当场眼泪都快掉下来了。”他说,自己非常喜欢深圳这座年轻又充满希望的城市,经营好这个早餐店是他努力立足深圳的希望。

       这就是深圳,一个充满奇迹和温情的地方,无论你来自哪里,无论你说着什么语言,只要你在这里,就不会有排斥感,来了就是深圳人。虽然我在这里也没有赚到什么大钱,但深圳四季如春,大家和蔼可亲,没有谁会被人歧视是外地人,因为深圳都是外地人。
     深圳,是大家的深圳。大家都愿意去守护的深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