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们一家和朋友一家带孩子在河边玩时,突然间接到朋友的短信称:“我在野三坡,石家庄地震了”,我看着这一行字,我吃惊的读出声来了。
两个孩子听我念完后,都急忙问我:“哪地震了”,一个问南*花园地震了吗?另一个也问“张*村”地震了吗?当时我也不知道具体情况,于是打住孩子的问话,告诉他们等一下,我问个清楚。
当再次接到朋友的短信时,孩子们的眼光里似乎多了些恐慌,但表现地都很镇静,安静的坐在车上等着我读短信。当听我说到:“九点多地震,我们怎么没感觉到时。”
一个孩子问我:“阿姨,我们南*花园到底地震没,我奶奶被压住了吗?我奶奶死了吗?”(——不知道这个孩子的奶奶听到这句话,是该怨呀,还是该笑呀。孩子们真得好天真,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候想到最疼自己的人和自己最疼的人。)
城城则问我:“妈妈,我老奶奶没事吧,老奶奶都跑不动了。”
“没事”得到我的肯定回答后,两个孩子才放心了。
可是没过多会,两个孩子又齐齐的向我问,到底地震没,为什么他们不知道,怎么没看到房子倒,没停电。然后讲到了地震时应该怎么跑,跑到哪去。
有的时候真得很犹豫,该怎么去对孩子讲地震。讲轻了孩子们不明白,讲重了,就会产生如上的后果,其实孩子对地震是充满恐惧的,他们也害怕自己的家变成玉树那样,害怕自己的亲人离自己远去。
记得我们小时候也曾遇到过地震,可每次都只是感觉很奇怪,更多时候是在老师指挥下逃离到空旷地方,但从没有像城城他们对地震这么恐慌。
现在的孩子都成熟的比较早,懂事也早,他们的思想联想能力也比我们小时候强多了,所以我个人觉得,以后还是少让孩子见到震区那些惨像,更多的时间应该告诉他们怎么逃生、怎么求救,最重要的是要告诉他们面临灾难时应该镇静、做到有序的逃生吧。恐惧只能让他们对世界充满害怕,而镇静会让他们多一份生存的希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