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城,让妈妈咬一口苹果好不好?”
“妈妈不吃,城城吃”
……
好久以来,谁要想从城城手里哄下点东西那简直是比登天还难,除非这个东西他不想再吃了或是实在不想玩了,才会很不情愿的让出来,否则是绝对不可能的。
但如果你拿着某件东西城城想要时,那他肯定会想尽一切办法从你手里得到。这一直是一个让我们很头疼的问题。
前几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我竟然用实际行动教他学会了与家人分享。
记得那天,婆婆煮了红薯,红薯是城城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那天红薯刚放进锅里时,他就开始站在锅边守着,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锅里,生怕别人抱走了。那眼晴,说得夸张点,差点就钻锅里去。呵呵,看着他那可爱的样子,我和婆婆在旁边都忍不住笑了。
婆婆看时间也差不多了,怕他在锅边呆着让蒸汽给熏着,所以就从锅里捡了块小的给他。城城高兴的伸手去接时,婆婆怕烫着他对城城说:“城城,太烫了,让妈妈拿好不好?”可这小家伙竟然不买账(可能怕我吃了),非要自己拿。婆婆不给,他就急得大叫。
看奶奶真不给他,城城就跑去拿了小碗,示意奶奶放里边,反正他就是不让我碰到,更别说让我咬一口了。
看着他那着急的小样,又好笑又可气。我深知城城这吃独食的习惯是早就养成了,同时我也意识到,这种小气如不及时加以纠正,孩子将来可能会成为一个独占意识很强的人,那么将来他就很难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俗话说“好习惯要从小慢慢培养”。今天我还真想跟城城“较量”一番了。
见城城吃得正香,我跑过去,对城城说:“城城让妈妈吃一口好不好。”
回答依然是:“不吃,不吃,城城吃。”而且还有意识的把碗里的红薯拿出来藏到了背后。
“城城,妈妈现在饿了,早晨没吃饭。吃一小口行不行?”
城城略想了一小会,然后很不情愿的把红薯给我咬了一口。
我咬完后忙把城城夸奖了一番:“城城真乖,城城有好吃的给我们吃,我们有好吃的也会给城城。”当然光讲空话城城是不会认同的,还得加上点实际行动。
看城城快吃完的时候,我也回屋拿了一块。拿在手里,装作吃得很香的样在那大口大口的吃。不大一会,城城吃完了,跑到我身边用他那惯用的可怜兮兮的眼神看着我手下里的红薯。呵呵,这回我可下了狠心了,打算“整整”城城。以前他要用那眼睛看着我,我肯定会很快就妥协他了,今天我打算用实际行动再次给他做个示范。
于是我问城城:“城城还想吃呀?”
“城城,没饱,还要吃。”说着城城又往我身边挪了挪。看那架势如果我不给的话他都有抢的可能了。
“城城还想吃呀,那妈妈分给城城吃好不好,刚才城城给妈妈咬了,妈妈也愿意给城城吃一口,妈妈也要做好孩子。”我故意抬高手下里的红薯,看着城城。
城城很痛快的答应了,说:“妈妈好孩子,城城好孩子。吃红薯。”边说着边指了指自己的嘴。
我试探性的把红薯掰了一半给了他。城城高兴的谢过我后。拿着红薯跑开了(我觉得他可能怕我反悔吧)。
呵呵,为了看我刚才教育的结果,我告诉婆婆,让婆婆去跟城城要。
婆婆走过去,对城城说:“城城,给奶奶咬一口行不,城城是好孩子,分分大家吃行不。”真没想到,实际行动教育一次的结果比说百句话都顶用。只见城城很大方的把手里的红薯掰了一小口给了奶奶(虽说只是一小口,不过已经不容易了,要知道这可是城城的最爱之一呀)。
其实从这种小事我们不难看出,孩子能不能与他人分享,跟我们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在纠正孩子某些习惯的时,除了不要一味的训斥外,光和他们空讲一些大道理,也是不起作用的。一定要记得通过实际行动告诉他们,还要记得表扬他们哟!
虽然现在城城只是懂得要和家人一起分享东西,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在小朋友面前,他同样会做到与小朋友一起分享,毕竟教孩子懂得分享,不是一朝一夕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