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平安证券)

标签:
股票 |
分类: 消费零售 |
一、 总量稳定增长,结构快速变化
目前,我国猪肉实际消费量约5000万吨,尚有30%-40%的增长空间。我们预计,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未来5年猪肉消费总量将以2%-3%的速度稳定增长。同时,消费升级将推动猪肉产品结构快速调整,其中,冷鲜肉占猪肉产量的比重将由目前的10%提升到15年的30%,低温肉制品占肉制品的比重也将由09年的32%提升到15年的40%。
1.1未来 3-5年猪肉产量增速约为2-3%
猪肉消费总量稳定增长,未来5年猪肉产量的增速约为2%-3%。过去10年,家庭人均收入水平以11%-12%的速度增长,带动我国猪肉产量年复合增长1.9%。未来5年,随着劳动力成本的提升,以及国家将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我们预计未来3-5年人均收入增速将有所提高,有望带动猪肉产量复合增速达到2-3%。
1.2收入增长是猪肉消费量增加的主要动力
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是驱动人均猪肉消费量增加的主要动力。过去10年,我国城镇和农村家庭人均收入持续增长,但是猪肉产量却在某些年份发生下滑。这些猪肉产量下滑的年份多是猪价处在周期性高位的时候。猪价高时,人们对猪肉的购买力下降,从而引起消费量下滑。如果排除猪肉价格波动对猪肉消费量的干扰,观察同一年度不同收入等级人群的猪肉购买量,我们可以看到收入水平与猪肉消费量是显著正相关的。
1.3我国猪肉市场容量约为 6500-7000 万吨
2011年我国猪肉产量5053万吨,占我国肉类总产量的63.5%,占全球猪肉产量的比重约为47%。但随着其他肉类产量更较速增长,我国猪肉占比长期下降趋势明显。
http://s6/middle/4c9f76edgc44bb08f8e55&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在高猪价时期,禽肉相比于猪肉更具有价格优势,其对猪肉的替代作用也更为明显。尽管禽肉价格与猪价具有联动性,但是禽肉绝对价格低,波动幅度小,且价格涨幅低于猪价。07年和11年是我国最近的两个猪价高涨的年份,猪肉占肉类比重在这两年明显下滑,同时猪肉与鸡肉的价差在这两年显著增加。11年,禽肉价格为猪肉价格的57%,价格涨幅为11.5%,低于同期猪肉26.7%的涨幅。
http://s5/middle/4c9f76edgc44c2040da54&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我国猪肉消费量的增长受制于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增速较为缓慢,但我国猪肉消费量的增长空间较大。我们分别按照家庭人均和人口人均两种方法测算得到,我国猪肉消费量的潜在市场容量约为6500-7000万吨,相比于2011年全国5053万吨的猪肉消费量,还有30%-40%的增长空间。
(1)按照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测算:城镇收入最高的10%的人群,其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基本稳定在24千克, 如果以此作为我国家庭人均猪肉消费量的饱和值, 根据目前我国家庭人均猪肉消费17.6千克来计算,得到猪肉潜在市场容量约为7000万吨;
(2)按照人口人均猪肉消费量测算:如果以09年香港和台湾地区人均猪肉消费量的平均值,作为我国人均猪肉消费量的饱和值,那么我国猪肉市场容量是7300万吨。
综合考虑,保守预计我国猪肉消费量的潜在市场容量约为6500-7000万吨。
http://s1/middle/4c9f76edgc44c232cc950&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农村地区猪肉消费量的提升空间远超城镇。 以2010年的城镇和农村家庭平均人均猪肉消费量来估计,农村尚有60%-70%的提升空间, 远远高于城镇10%-20%的提升空间。 如果猪肉消费量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长,5-8年城镇居民猪肉消费量将达到饱和值。此后,我国猪肉消费量的增长主要靠农村地区带动,全国猪肉产量增速可能下滑到1-2%。
1.4未来 5年肉类产品结构将快速调整
未来5年是肉类产品结构的快速调整期。作为终端消费者购买的猪肉及其制品,主要是热鲜肉、冷鲜肉、冷冻肉、高温肉制品和低温肉制品这五大类。其中,前三者属于生肉制品,我们把它归属为屠宰业务;后两个属于熟肉制品和深加工产品。我们判断,未来3-5年消费升级将推动猪肉产品结构快速调整,冷鲜肉在猪肉产量的占比将从目前的10%提升到15年的30%,低温肉制品在肉制品中的比例也将由09年的32%提升到15年的40%。
二、 产品升级和集中度提升推动鲜冻肉销量年增长 30%
我们预测未来3-5年龙头企业鲜冻肉销量年复合增速为30%。其中,需求的变化和增长带动鲜冻肉行业销量年复合增长25%,而国家政策、规模化养殖和城镇化进程推动屠宰行业集中度提升,为龙头企业鲜冻肉销量增速贡献约5个百分点。
2.1 冷鲜肉将是未来 5年增速最快的肉类品种
冷鲜肉从产品属性上说优于热鲜肉,其普及有赖于人们健康知识的认知和消费习惯的转变。冷鲜肉相比于热鲜肉和冷冻肉具有肉品新鲜、质嫩味美、营养价值高的优点。发达国家冷鲜肉占生鲜肉消费的比重约为90%。但我国大部分城乡居民更热衷于热鲜肉,他们认为热鲜肉更新鲜、更卫生。随着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健康知识的恶普及,人们的需求将向冷鲜肉转变。
我们预测,未来5年冷鲜肉的行业增速将达到25-30%。随着消费者认知和收入水平的提升,以及商超渠道和冷链物流的发展,09-11年我国鲜、冷藏肉产量年复合增速达到27%。十二五期间,我国居民人均收入增速有望继续提升,商超渠道和冷链物流的发展也将加速,未来5年冷鲜肉产量增速可能达到25%-30%。
http://s11/middle/4c9f76edgc44c2aa182ba&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我们假设城镇最高收入的20%的人口是占猪肉比重10%的冷鲜肉的购买者。我们作出这一假设基于以下两点:第一,冷鲜肉的销售渠道主要是依靠大型超市,其运输过程也需要冷链运输系统的配合,城镇将率先达到冷鲜肉的供应条件;第二,人们首先满足温饱需要,然后追求生活品质,比如消费升级、购物环境改善等。目前来看,我国约20%的城镇人口,即10%的全国人口,其猪肉需求已经达到饱和,具备消费升级的条件。
预计未来5年冷鲜肉的行业增速约为25%。我们测算,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9000元以上,为具备冷鲜肉的消费能力。假设城镇家庭人均收入增速为9%,2016年将有60%的城镇居民具有购买冷鲜肉的需求。如果连锁超市的发展和冷藏物流手段的改善使得这部分需求得以满足,那么2016年我国冷鲜肉将占到猪肉总产量的30%。由此测算未来5年冷鲜肉的行业增速约为25%。
未来5年冷鲜肉行业增速25%与国家政策规划和行业专家预测相一致。根据《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15年)》,2015年,县城以上热鲜肉销售比例降至50%以下,冷鲜肉占比提升到30%的目标。 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也预计, 在5年后中国的冷鲜肉覆盖率将达到30%, 争取到50%。
预计未来5年冻肉产量增速约为25%。09年和10年我国规模以上企业冻肉产量增速分别为27%和29%。未来冷冻肉产量将随着下游肉制品、速冻食品和餐饮行业的发展而快速发展。过去8年,规模以上速冻食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复合增速高达38%。05-10年,连锁餐饮业营业收入和限额以上餐饮业餐费收入的复合增速分别达到16%和21%。受其下游需求高增速的带动,预计未来5年冻肉产量增速约为25%。
http://s13/middle/4c9f76edgc44c2ea207cc&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2.3行业政策、城镇化进程与规模化养殖将推动屠宰行业集中度提升
我国屠宰行业空间广阔,但行业门槛、定点屠宰率和机械化程度都非常低。我国是世界上猪肉消费量最大的国家,2010年我国肉猪出
栏头数为6.7亿头。但是,09年全国肉猪出栏量的51%是私屠滥宰和自宰自食,剩下来的约3.2亿头肉猪由约2万个定点屠宰企业完成。这些定点屠宰企业的机械化程度仅为10%。并且,在全国2237家规模以上的定点屠宰企业中,91%为小型企业,行业集中度很低。
因此,龙头屠宰企业市场份额提升空间广阔。根据我们的测算,2011年我国肉类行业位列前三位的企业双汇、雨润、金锣年生猪屠宰量合计约3000万头,仅占全国生猪出栏量的5%左右。我们认为,行业政策推动、城镇化进程和规模化养殖都将助力龙头企业市场份额的提升
http://s16/middle/4c9f76edgc44c30ff756f&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http://s15/middle/4c9f76edgc44c3277e36e&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http://s6/middle/4c9f76edgc44c34ef30e5&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http://s2/middle/4c9f76edgc44c36e17a51&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城镇化进程将提升屠宰行业集中度。 我们观察大中城市生猪屠宰集中度, 发现其水平远超全国平均。从2010年1月商务部召开的“全国生猪屠宰行业发展规划和猪肉市场运行专题新闻发布会” 得到,全国222个大中城市(常住人口在50万以上)中,近50%的城市排名前5位的屠宰企业销售总量已占该市猪肉年销售量60%以上,其中1/3的城市前5位的屠宰企业年销售量占比超过80%。
规模化养殖有利于提高生猪合法屠宰比例。作为屠宰行业的上游,养殖行业目前还是以散养为主,但规模化养殖比重在逐年提升。规模化养殖将大幅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减少病死猪率,有利于合法屠宰量的增加,同时可降低生猪收购环节的总体交易成本。
http://s15/middle/4c9f76edgc44c38bcb91e&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龙头企业集中度提升既有空间又有推动力,预计未来3-5年集中度提升为龙头企业屠宰量增长贡献5个百分点。
三、 预计未来 3-5年龙头企业肉制品销量增速为 12%
我们预计,未来3-5年龙头企业肉制品销量增速为12%,其中需求增长和集中度提升分别为肉制品增速贡献7和5个百分点。肉制品行业相比于屠宰行业已经较为成熟,行业格局也较为稳定,龙头企业
的肉制品业务基本进入稳定增长阶段。龙头肉制品业务主要是看产品结构优化,包括高温肉制品向低温肉制品转变,以及产品定位从中低端向中高端转变。
我国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相比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2009年,我国肉制品及副产品加工的产量约1120万吨,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达到14.7%。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肉制品加工往往占到肉类总产量的30%-40%,个别国家则达到60%以上。
我们认为未来5年肉制品产量复合增速约为7%。2000-2009年肉制品产量复合增速约12%,但是近年来肉制品产量增速有放缓的迹象。我们认为,主要原因是,约占肉制品总量70%的高温肉制品,其市场饱和度已经很高,增速开始放缓。同时,食品安全事故使消费者对加工食品不信任感增加。我们预计未来5年,我国肉制品产量增速可能回落到7%。
http://s6/middle/4c9f76edgc44c3aeaa0d5&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未来5年,高、低温肉制品的增速分别约为5%和10%。低温肉制品因其加工技术先进,营养损失少,经济附加值高,是消费升级的方向。同时考虑基数的原因,低温肉制品的产量增速应领先于高温肉制品。根据中国肉类协会发布的《2009年肉类工业发展概况》:2009年国内高、低温肉制品产量分别为765万吨和360万吨左右,分别占国内肉制品总产量的68%和32%。我们认为未来5年高低温肉制品的增速分别约为5%和10%,2015年高低温肉制品的结构占比将为60:40。
3.2集中度提升为龙头企业肉制品销量增速贡献 5个百分点
我国肉制品行业集中度低于发达国家,行业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我国肉制品加工行业的企业规模也是以小型企业为主。09年规模以上肉制品加工企业共1620家,91%均为小型企业,大型企业仅为12家。在集中度方面,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肉制品加工前五名企业的集中度可以达到50%以上。目前,我国肉类行业位列前三位的企业双汇、雨润、金锣肉制品加工量约占全国肉制品工业加工量约为20%,集中度提升空间较大。
四、 屠宰头均利润较为稳定,肉制品吨利有望提升
屠宰:我们判断龙头企业的屠宰头均利润可能维持稳定。一方面,屠宰行业具有较强的成本传导能力;另一方面,进口猪肉带来负面影响可以被规模效应对利润的正面提升所抵消。由此,屠宰业务利润增速可能同销量增速,为30%;
肉制品:未来3-5年进口猪肉对龙头企业肉制品成本压力的缓解、规模效应以及产品结构的优化,有望推动肉制品吨利年均提升8%。加上龙头企业肉制品销量增速12%,我们预计龙肉企业肉制品业务利润增速为20%;
综上,预计未来3-5年龙头企业屠宰和肉制品业务利润的年复合增速分别为30%和20%。
4.1 预计龙头企业屠宰和肉制品利润增速分别为 30%和 20%
未来3-5年屠宰头均利润可能维持稳定。一方面,屠宰行业具有较强的成本传导能力;另一方面,进口猪肉带来负面影响可以被规模效应对利润的正面提升所抵消。
屠宰行业具有较强的成本传导能力,头均利润较为稳定。我们发现,屠宰毛利会随猪肉价格的上涨而增加,且屠宰毛利比全国猪肉价格有1-2个月的滞后。但我们推测屠宰头均利润应相对稳定。据我们了解,行业大体采用成本加成的定价方式,高猪价时期屠宰毛利的上涨,将会被这一期间增加的固定成本摊销所吞噬。
http://s12/middle/4c9f76edgc44c4edca31b&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预计龙头企业屠宰业务利润增速为30%。随着龙头企业集中度的提升,屠宰单产开工率增加将有助于减少固定成本摊销,企业规模效应发挥也将提升费用使用效率,屠宰头均盈利将增加。但低价的进口猪肉和副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屠宰的头均利润可能面临挤压。综合判断,我们认为正负影响可以相抵,龙头企业屠宰利润增速与销量增速持平,约为30%。
预计龙头企业肉制品业务利润增速为20%。考虑到龙头企业肉制品产品结构优化、费用利用效率提升,以及进口猪肉对其成本压力的缓解,我们判断龙头企业肉制品利润增速可能达到8%。加上龙头企业肉制品销量增速12%,预计龙肉企业肉制品业务利润增速为20%。
4.2进口猪肉对行业利润的影响将持续
低价的进口猪肉和副产品进入国内市场,国内屠宰的头均利润可能面临挤压。屠宰利润取决于生猪各部位产品的售价之和,生猪收购成本,以及生产成本与销售等费用。猪肉及猪副产品进口量增加,以及进口价格相对优势增强,将压缩屠宰企业的利润空间。
进口猪肉将缓解龙头企业肉制品的成本压力。进口猪肉价格相对优势增强,进口数量加大,对国内猪价的冲击力度也随之增强。猪肉是肉制品的原材料,低猪价有利于提升肉制品的吨均利润。特别是对于能够购买到进口白条肉的企业,其相对成本优势将更为明显。我们认为,龙头企业拥有规模优势,更有可能获得进口猪肉的成本优势。
http://s3/middle/4c9f76edgc44c518b53c2&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http://s8/middle/4c9f76edgc44c53038a67&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http://s14/middle/4c9f76edgc44c54a6ef7d&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进口猪肉价格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已经越来越大。11年,美国和我国猪肉价差达到历史峰值,我国鲜冻猪肉和鲜冻猪杂的进口量也创下猪肉进口量的新纪录,分别为47万吨和88万吨。
http://s6/middle/4c9f76edgc44c59cec5d5&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我们判断,我国猪肉进口数量可能持续高位运行,国际猪肉价格在未来一段时期内都将具备价格优势。第一,国外养殖成本比我国低。国外玉米、豆粕等饲料原料价格长期低于我国,且病疫防控能力和养殖水平都远远领先于我国。
http://s10/middle/4c9f76edgc44c5c0ece49&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http://s9/middle/4c9f76edgc44c5e30cd08&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第二,我国养殖成本近年来呈现不断增加的态势。无论是疫病风险,还是我国劳动力和主要饲料原料价格都呈现出上涨态势。我们预计,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相对我国的价格优势未来可能增强。
http://s13/middle/4c9f76edgc44c6091cf8c&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第三,我国和美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对猪肉产品的偏好存在互补性。我国消费者素来有食用猪内脏、猪蹄、猪耳和猪尾巴等部位的饮食习惯。而上述产品对国外消费者来说则为屠宰的边角废料。因此,这进一步增加了进口猪副产品的价格优势。
五、 龙头企业强者恒强,“强烈推荐”双汇发展
从屠宰业务来看,双汇和雨润两家公司在渠道拓展和成本费用控制方面都处于行业领先的地位。而双汇在肉制品行业的霸主地位短期内难以撼动,其产品结构优化策略将进一步增强盈利能力。我们预计12年集团资产注入后净利增速有望达到123%,目前双汇发展股价已至底部,建议提前布局,静待需求回暖,“强烈推荐”双汇发展。
屠宰业务利润增长的驱动因素是屠宰量和头均利润。我们认为,决定企业屠宰量的关键因素是渠道拓展能力,而决定屠宰头均利润的关键是对成本和费用的控制能力。
http://s14/middle/4c9f76edgc44c63505e1d&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决定企业屠宰量的关键因素是渠道拓展能力,生猪供应和屠宰产能并不是企业屠宰量的制约因素。屠宰行业总体产能过剩,存在大量可供租赁和收购的富余产能,各龙头屠宰企业的平均开工率为1-1.5班,产能利用率尚有较大提升空间。生猪供应数量就更不是问题,我国每年肉猪出栏头数为6亿多头,而目前前3大屠宰企业的屠宰量仅占5%。 成本和费用的控制能力是决定屠宰企业头均利润的关键。屠宰业务的产品鲜冻肉,同质性高,品牌溢价尚不明显,价格只能随行救市。我们认为,规模优势和产能布局合理是屠宰企业降低成本和费用最重要的措施。
http://s5/middle/4c9f76edgc44c64f8d074&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合理的产能布局有利于降低屠宰企业的成本和费用。具体来说,合理的产能布局包括建厂地点兼顾生猪产区和猪肉销区,以及单厂规模匹配当地可获得的猪源数量。
产能布局需要兼顾产销两地的原因是,屠宰产能布局收到收猪和销售半径的限制。一般来说,屠宰厂的收猪半径约为100-300公里,销售半径约在300-500公里以内。双汇和雨润的屠宰产能布局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猪肉消费能力和供应能力都较强的沿海省份,比如山东、河北和广东;一类是生猪出栏数量多的内陆省份四川、河南和湖南等地。
众品和得利斯虽正在谋求全国扩张,但从目前来看两家公司尚属于区域强势品牌。从2010年众品的产能数据来看,其70%的产能尚集中在河南,而得利斯的屠宰产能也主要集中在山东、吉林和西安。
目前,屠宰行业尚处于跑马圈地的阶段,双汇和雨润这两家龙头在产能全国扩张速度方面表现得最为突出。龙头公司正积极寻求其在兼顾产销或生猪主产地区的先发优势。
目前双汇单班屠宰产能约为1500万头,公司计划在2015年将屠宰产能扩展到3000万头。同时将肉制品产量从现在的174万吨,增加到15年的300万吨,以实现2015年初加工和深加工肉制品产能共60万吨的目标。双汇集团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投资约200亿元,争取在2015年拥有工厂100家,实现税前利润100亿元。并且为200万头规模的屠宰工厂,配套建设年出栏50万头的生猪养殖基地和20万吨的饲料厂,以保障优质猪源供应。
雨润这几年在产能扩张上,尤其是屠宰产能的扩张上,表现得非常激进。截至2011年,雨润分别建有肉制品加工厂和屠宰厂14个和55个,肉制品和屠宰产能分别达到30.4万吨和4605万头。05-11年间,肉制品和屠宰产能复合增速分别达到11%和34%。2011年,雨润在西北地区新建3厂,覆盖了此前西北市场的空白,全国扩张格局初成。公司计划在2015年肉制品和屠宰产能分别达到60万吨和7000万头。
我们认为,金锣近年来在屠宰产能扩张方面表现得力不从心,其生产基地的数量从2005年到2012年间一直徘徊在9-10个。其中,2011年,公司还关闭了位于山东的宁津工厂。11年的生猪屠宰产能为151万吨,屠宰产能与2006年相比还减少了8万吨。
http://s5/middle/4c9f76edgc44c7e554364&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合理的产能布局还要求产能规模匹配。屠宰场需要收购一定数量的生猪以摊薄其屠宰设备的固定成本和机器启动的能耗。当地可获得的猪源数量对屠宰企业开工率影响较大。
双汇、雨润产能布局的规模匹配程度强于金锣。我们认为,金锣存在单个屠宰厂产能过大,且产能利用率不足的问题。按照75%的出肉率换算,金锣现有屠宰产能约2000万头,平均每个屠宰厂的产能达到约220万头,远高于双汇和雨润100万头和84万头的单厂平均屠宰量。
从渠道数量上来说,双汇渠道网络触角达到全国2000多个县市销售网点达到600多万个,庞大的遍布乡镇的渠道网络和对经销商的管控能力都已构筑双汇肉制品业务的核心竞争力。近年来,金锣也是在不断增加自己的销售网点,2011年金锣已建有销售网点100万个。
在渠道建设方面,几家公司也表现出各自的特点。雨润在直销渠道中占有很大比重,优势销售渠道为大卖场、连锁超市和便利店等现代通路,这与其产品定位中高端相符;双汇相比于雨润,其对商超渠道的依赖要少一些,而是更依赖于传统渠道农贸批发渠道,以及自建和加盟的特约店;而金锣的目标市场主要是农村地区,考虑到我国农村地区渠道结构的深、广与复杂,经销是较为适合金锣的方式。
http://s3/middle/4c9f76edgc44c82916852&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总的来说,我们认为双汇和雨润的渠道模式都与自身的产品定位和管理能力相紊和。随着商超渠道的下沉和残饮料所的发展,雨润的冷鲜肉销量将保持快速增长。而双汇凭借其对经销商网络的铺设和管理能力,其对传统和现代渠道的渗透能力也将逐步增强。我们认为,传统渠道将逐步向现代渠道过渡和演变,现代渠道也不断向县乡级市场下沉,雨润和双汇的市场份额将不断扩大。
http://s16/middle/4c9f76edgc44c853c75af&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5.2双汇肉制品霸主地位难以撼动
双汇作为肉制品领域的霸主地位短期内已经难以撼动。其在屠宰业务中所具备的成本控制和渠道拓展优势在肉制品业务表现得更为明显。不同的是,对肉制品业务来说,获得品牌溢价以及优化产品结构的能力也是盈利增长的重要措施。
http://s3/middle/4c9f76edgc44c87afeaf2&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
双汇的规模优势同样有利于其降低肉制品成本和费用,其屠宰和肉制品业务规模的相对匹配,一方面有利于肉制品对屠宰产品的消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降低肉制品原材料的采购成本。
未来3-5年,双汇肉制品产品结构优化对利润的贡献将会显著增强。双汇在11年以前双汇的产品定位都是在追求产品档次全覆盖,但在瘦肉精事件以后,公司检测费用大幅上升,以及考虑到劳动力成本和猪肉长期来看价格中枢上行趋势明显,公司的产品定位已从此前的全覆盖转变为中高端。公司计划加大中高端新产品的开发力度,进一步提高前10大明星产品的比重。前10大明星产品12年的目标销量为100-110万吨,销量占比达到约60%。
http://s14/middle/4c9f76edgc44c8bd1288d&690(平安证券)" TITLE="中国屠宰和肉制品产业结构和竞争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