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调】梧叶儿·北津浦

标签:
襄派教育家襄阳文化散曲梧叶儿 |
分类: 语言文字 |
【商调】梧叶儿·北津浦
先楚浦,营盘驻,问鼎成霸图。
岘山树,金庸书,史墙镂。
花锦绣,卧龙最风流。


襄阳城起源于最迟在春秋初即已存在的北津戍,是楚国北方的一个大型军事渡口,位于襄阳城西南三里余的真武山、琵琶山北麓。唐以前通过湖东与汉江相贯通的北渠——檀溪水河道可方便出入汉江,江斜对岸是地势高爽的铁窗口,可与北津戍对置往来回返的码头,具备作大型军事渡口的优越天然条件,成为春秋战国期间楚国北进、东扩、西拓时楚军尤其是楚王师出入的聚散地,是一处有相当基础设施和舟楫粮秣之备的军事要塞,逐步发展成为有相当规模和戍卒守卫的城邑——北津戍。

《水经注》记载:楚之北津戍也,今大城西垒是也。就是说,北津戍位于襄阳西(南)方向的一个山上(今日琵琶山真武山之间区域)。通过山下的檀溪水道,北津戍可占据“三面环水、背靠岘山“的有利地形,进可出入汉江、退可凭山而据。在这基础上,当地长期储备舟楫粮秣,逐渐形成了一处卫戍城邑。

历史上今襄阳地区主要使用过四个名称——襄阳、襄州、雍州、襄樊。我们把从公元208年曹操始设襄阳郡至公元2010年襄阳各名称的使用时间做了一个统计,结果如下:
使用“襄阳”的时间合计1039年; 使用“襄州”的时间合计538年; 使用“雍州”的时间合计165年; 使用“襄樊”的时间合计60年。
仅从使用时间长短来看,襄阳无疑是本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地名。
前一篇:【中吕】卖花声北津戍随想
后一篇:【双调】小圣乐··细雨清明打新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