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流汗A
流汗A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7,130
  • 关注人气:1,02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人民日报:中国传统文化势必造福人类

(2023-02-11 09:54:07)
标签:

教育

襄派教育家

文化

中国

分类: 我的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势必造福人类

人民日报:中国传统文化势必造福人类

        当人类进入了21世纪的今天,各种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解决人类社会共同面对的健康、发展及至生存挑战?

历史学家汤因比曾经公开而大胆地预言: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开创新文明的是中国,中国文明将一统世界。世界的未来在中国,人类的出路在于中国文明。

无独有偶,1988年在巴黎召开的“面向21世纪”第一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国际大会上,75位诺贝尔奖得主围绕着“21世纪的挑战和希望”议题展开讨论,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是: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汲取25个世纪之前的先贤之智慧。

看来,古今中外对人类的预言,有着基本共识。


人民日报:中国传统文化势必造福人类

中国传统文化·成圣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看来功莫大焉,那么,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里,“中”为正,中正为德,“中庸之道”即是“德道”,“中国”是指以德为核心,没有疆界和分别,而不单纯是一个国度的名字。“传统”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所“传承”的思想,是来自于全人类思想、文化汇聚之源泉,统一之本源,也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是本源文化,是天人合一的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以文载道、传道,最终的归属是引领人心合于道、归于光明本源,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华夏文明是本源的文明,故能亘古不变,所以,世界四大文明,只剩下华夏文明从未中断,绵延数千年。


孔子自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于“以文载道、传道”,故孔子一生阐述六经,不为读经,只为明道。


中国传统文化圣人之道隐含于经典文字,就如同三维立体画一样,怎么能看出画中画?那就是看像不着像,视而不见像,眼睛视像而盲的时候,入心而得像。阅读经典如同此理,肉眼所见皆是执迷的后天人心,唯有打破人心的迷雾,才能以本心得见,即是“悟”,所见才是道。所以,看见经典又不见经典,不为读经典,只为透过经典文字感悟其中之道。如同观梨而不食,又怎能真正知道梨的味道?如果这样学习中国传统文化,那么由于心境不达,则悟道真,可能失之毫厘,差以千里。



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当下心定本源,即正心、德心,方能明经中之道。拥有正心,即是德,有德自有道,道因德而生,这就是体道悟道,这就是德、心的力量。在始终如一的正心之下,身体的潜能就会不断地得到开发。从细胞振动频率的提升、身体经络的打通、乃至身体各项退化的功能,都会得到修复而重新激活,各个意识的会越来越强,感觉会越来越通透,精气神的频率越来越,直至达到身体心灵合一,即“天人合一成圣贤”。在这个过程中,高频正心会逐步融化人心知见,比如会激活人体内的松果体,会打开人类固有但退化了的“多维空间之眼”(又叫“第三只眼”、“天眼”),能看见三维以外的无形物质和能量,能听见超频率的声音等等,此即智慧。


这一切发生是为什么呢?《礼记·礼运》记载:夫人者,具天地之德,阴阳之交,鬼神之会,五行之秀气也……故人者,天地之心也。这揭示了,因道德滑坡使得圣落为凡,如果正心修身,则助人超凡入圣。


中国传统文化是引领人们超凡入圣。那么,何为圣人?圣人,既得大本者也;贤人,略得大本者也;愚人,不得大本者也。


据《吕氏春秋·重言篇》记载:“圣人听于无声,视于无形……老聃是也。”《列子·仲尼篇》云:“有亢桑子者, 得聃之道,能以耳视而目听”。《史记·扁鹊列传》中记录着神医扁鹊具有“视人五脏颜色”的能力,他具有天眼,能透视人体,然后配合自己的医学知识,帮人“看”病。


老子在《道德经》中描述了这个境界:“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由此可见,圣人即是真正的天人合一者。对于圣人而言,神者为心,心到即到,而心神原本皆通,所谓神通,只不过是心之本体的状态。圣人就是尽去人心,回归先天本心的真人。中国传统文化,就是引领人回归本我的文化。


王阳明说:圣人之心如明镜,无物不照,应变无穷。知行本合一,有本体之知,所行必是道。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独一无二的智慧。所以,国家领导人一再提倡要全民挖掘、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明的宝库,中医是打开这个宝库的金钥匙”。


什么是中医?其实“中医”和“中国传统文化”如同手心和手背,是同心同体,都是以中正、德为核心,中医其实就是德医,有德心才能为医。故《大医精诚》讲医德曰: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寒灵之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即是“圣”,圣必是医,医者必是圣心。


中国传统文化的最高境界是可救国、治世的“圣人”,也是可医天、医人的“圣医”,故古语云: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这就是为什么古今中外皆预言:只有中国传统文化可以救世,只有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解决人类健康危机。


 


气为生之“充”是指生命的存在是通过气来运行的,人体从细胞振动到器官、系统的各种机能,都是通过气的运行来带动实现的,比如血液的循环、心脏的跳动、肠胃的蠕动等等。而气本身是没有生命的,它又是如何运行的呢?那就是“神”为生之制即主宰。这里的“神”即是灵、即是心,由后天的显意识、先天的潜意识组成。所以,心灵是生命体真正的主宰。生命体所体现的阴阳虚盛,能量频率的高低,肉体是否健康,都是“神”造成的,一切都是心的结果。换句话说,眼见为实的肉体之病却为“假象”,只是病象的投影,而真正的“病”却在多维不可见的心上。

对此,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有一段名言: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物质这个东西,一切物质的本质都是能量。是源于一股令量子保持不停地振动和维持紧密一体的力量,我们必须认定,这股力量的背后是意识和心智。也就是说,心识是一切物质的基础。


中国传统文化《大学》也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看来,要研究生命健康必须抓住“根本”,生命的根本即是神,即是心。神决定着人体的疾病与健康,也是心性的体现。


还有的中医用敷药来调节阴阳,阴阳之气乃事生命之气,因心神而生,还哪来的气呢?这个气又是哪来的!想想生活中有多少人因一场大病、一场车祸、突如其来的打击之后,性格大变,变成了另外一个人啊?

 


所以,为中国传统文化“正名”刻不容缓。中国自古讲“精气神”,怎么能把“心神”给扔了呢?那还是神州吗?那还是神龙族吗?没有“神”如何觉醒?如何崛起啊?  


当下正热的现代量子物理科学也证实,宇宙是多维的,精气神就是人体小宇宙的多维构造,它们有着共同的组成:物质(精)、能量(气)、信息(神)。把生命体比喻成生命之树,当树根能深深扎根于泥土,与大地一体,有源源不断的水分、能量,必然枝繁叶茂、硕果累累,还能引来蝶鸟朝之,带来一个繁花似锦的美妙世界。


所以,心神宁则天地清,心是健康、生命、乃至命运的根本,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一切从正心开始。


 


清代石成金《传家宝》曰:夫心者,万法之宗,一身之主,生死之本,善恶之源。与天地可通,为神明主宰,病健之所系也。盖一念萌动于中,六识流转于外,不趋于善,则五内颠倒,大病缠身矣。若一真澄湛,则万祸消除。



人民日报:中国传统文化势必造福人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